1月4日宏观杂谈

2007-01-0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今日宏观方面,中国基准利率雏形亮相。对于多个金融市场而言,作为基准利率培育的Shibor有着多方面意义,一方面,Shi-bor的推出加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为央行的金融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创造条件,即将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变为以通货膨胀或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如是说。同时,对于市场经济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Shibor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它能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央行以后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基准利率,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进而传导并影响微观经济行为, 使其调控更加精准和有效。
    周小川表示,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考虑还是先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如发生币值不稳定,很可能源于转轨特性,而不一定是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所引起。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央行需要认真面对的。经济增长目标间接地对应着就业目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虽然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保持低通货膨胀,但中国目前还要采用多目标制,既关注通货膨胀,又要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等问题,特别是要推动金融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通货膨胀时期,分别是1985年、1988年和1995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2000年,中国经历了通货紧缩。从这几次经历的实证分析中可看出,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仍是显著的。中国人民银行认识到,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货币总量仍是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作用也有所变化,不能用一个生硬或很教条的方法去理解或衡量它对经济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中国,还要考虑伴随改革转轨过程的货币化进程。
    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度正在改善,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看,投资比重虽然仍然非常大,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投资特别是有出口带动的投资,而消费增长相对慢于投资增长。但是,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增长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那就是动态消费增长在加快,2006年1-3季度,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前两年又有增加,包括住房、汽车、IT产品、旅游、教育等物质化消费增长都在加快。尽管投资还在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而消费增长保持在13%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新的均衡趋势。近两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实行渐进微调,综合来看,路子走得对,积极效果多,赢面大,可以继续走下去,变化幅度可以略有增大,但步伐不能过大,年度幅度控制在5%比较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部分是新因素造成,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累积下来的,要分别处理好。如果只做一次性短期安排,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我们很被动。走渐进的道路,实行频繁小调,便于根据新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避免过大振荡带来的风险和市场冲击。下一步政策应适当从紧,控制投资信贷,更好运用货币手段,尤其是利率。倾向逐步继续加息,这个手段可以约束个人、企业贷款。但调整利率应采取微调办法,不要大动作。
    分析认为,尽管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短期影响较小,但长期而言,人民币升值可以诱导中国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外贸顺差削减具有长期效应。寄希望于通过人民币升值实现短期内的贸易收支平衡是不现实的。旨在尽快实现贸易收支均衡的人民币的升值,不仅效果微弱,而且会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应当允许贸易顺差的暂时存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渐进的汇率调整和多方手段引导国内的生产和需求做出调整,避免贸易收支的长期扩大。
    分析认为,应通过宏观调控使中国GDP增幅在9%为宜,但增长潜力仍在10%左右,实际增长预计在9.5%左右。投资反弹动力依然很强,预计全年增长在25%以上,比2006年小幅下降。2007年顺差将突破2000亿美元。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将继续加快,可望超过15%。通胀压力加大,全年CPI指数将超过2%,可能达到2.5%。预计继续加息必要性减小,但年内降息可能性更小。预计2007年房价将上涨8%。预计2007年国际原油期货年平均价格会跌到每桶50美元左右。人民币升值总体将加快,其中上半年较快,下半年减缓,全年升幅5%,美元兑人民币降至7.42。
    商务部预计200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4%左右。2006年全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能达到2005年的水平,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
    2006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8%,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从去年1月起,PMI指数已连续24个月高于50%。分析师认为: “12月份的PMI指数,大体印证了宏观调控下的经济运行态势。总体看,PMI指数仍然处于高位,回落幅度不大;从实际经济运行情况看,投资和经济增长增幅回落也不大,二者还是大体符合的。新订单和生产指数下降,反映企业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前景开始有一些担心,可能预示未来经济运行高位趋稳或略有下降,但幅度不会大。”
    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636亿元(不含关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6770亿元,增长21.9%。
    国际方面,新加坡第四季度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5.9%,与预期一致,2006全年经济增长7.7%。(大非 Mysteel.com研究部编辑,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