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创业:支撑“创新无锡幸福无锡”建设

2011-03-08 08:12 来源:新华网

 无锡是一座诞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独特城市,又是一座正在打造高科技产业城的工商名城。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科技创新能力要步入全国领先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销收入达到1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

    (一)

    “十一五”以来,无锡拉开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帷幕。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下决心狠抓“三个第一”,即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驱动力;大力推进“四高联动”,即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高品质人居环境联动发展;尽全力谋求“三大转变”,即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变,努力使科技创新创业成为驱动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圆满完成我市“十一五”科技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市科技工作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不断创新科技工作思路,大力集聚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全面激活创新创造活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已经成为支撑无锡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强大“引擎”。

    201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分别较“十五”期末增加5个和0.8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产业实现产值突破5800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7%,较“十五”期末增加12.4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突破8.2万件和4.6万件,分别是“十五”期间的5.8倍和7.1倍;累计建成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500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型企业3400多家,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3000名;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累计达到37家,其中国家级13家,位居全省前列;累计落户530计划项目超过1200个,年销售突破千万元的530企业超过30家。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640家,现有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015家,深海载人潜水器、冥王星光伏电池、稀土贵金属三元催化剂等一批重大成果研制成功。

    科技创新创业为无锡这座江南名城增添了新的璀璨魅力,打造出了一张张亮丽的城市“新名片”。“十一五”期间,无锡市连续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及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兴贸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物联网示范城市”。同时,创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地级以上“国家生态市”、全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国唯一全区域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的地区”。

    “十一五”无锡科技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科技系统集体智慧和探索实践的结晶;更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和面临太湖综合治理巨大压力下,依靠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举措而取得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锡要成为一座创新城市和幸福城市,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通过科技创新创业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城市才能赢得新的发展优势,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二)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无锡在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力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之城和幸福之城。

    新一轮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市科技系统更是信心百倍!然而,对于科技工作来说,却又是一场新的考验!

    进入“十二五”,国内外宏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各地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以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为核心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无锡科技工作同样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必须以更远的眼光谋划科技工作,以更新的理念创新科技工作,以更高的要求开拓科技工作。

    为此,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 上,我们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主题,着力实现“四个确保”,全力推进实施“211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

    “四个确保”,即: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确保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持续发挥,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确保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确保全市专利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专利质量同步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

    “211科技计划”,即:攻克200项关键技术难题,推进100项科技成果转化,创制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并产业化,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导向,以增强新兴产业的全局带动作用和产业共性支撑作用为目标,加速核心技术的转化应用,形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重要支撑。

    “八大科技工程”,即:大力实施科技领军型企业(群)培育工程、三创载体建设加速工程、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产学研合作拓展工程、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工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程、农业科技与新农村建设引领工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努力把无锡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高、创新辐射面广,科技引领和示范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城市。

    (三)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工作要求,我市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人才“双轮驱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100亿元,同比增长2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3.5万件和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7000件。新增政府主导建设的三创载体100万平方米以上。

    为全面实现上述目标,全市科技工作将全力以赴推进落实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科技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把进一步优化完善具有无锡特色、国内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环节。深化拓展“7+1”政产学研联盟,继续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推进实施政产学研合作,努力使院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我们的生产力优势,使院校的成果优势转化为我们的产业优势。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更紧密结合,进一步贴近无锡产业实际,适应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发现和挖掘“7+1”联盟院校的优势资源,加快落实一批重大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强力推进高品质“三创”载体建设,加快建设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等三创载体,提升其集成资源、集聚人才、引领产业的综合质量,形成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完整“扶持链”,重点在物联网、生物、新能源、环保、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性三创载体。加快建立健全公共科技服体系,建设一批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科技信息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开放的科学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

    二是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全力建设科技领军型企业集群。加快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壮大能够引领城市转型、支撑产业升级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产业的加速集聚推进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壮大。全力推进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逐步组建创新联盟,加快在物联网、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软件设计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较为完整、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微电子、生物、物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行业制高点、能够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型排头兵企业集群,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积极推动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抢占技术话语权,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本土骨干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达到80%以上。加速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和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企业围绕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一批技术难题,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引导和鼓励传统企业、民间资本积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资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行业优势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整体提升。

    三是集聚领军型科技人才,着力推动人才特区建设。加快发展壮大530企业,以更大力度吸引和鼓励传统企业、民间资本更加主动地参与530计划实施,通过本土企业资本与领军人才的“嫁接”实现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和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双赢”局面。精心组织后530计划,未来五年培育年销售亿元以上的530领军企业30家。引导和鼓励530企业“抱团”发展,围绕打造产业链开展配套协作,加快形成新的行业优势。拓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全面提升我市参与国际技术转移的承接能力和水平。实施国际科技合作“115”计划,未来5年重点开展100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立10个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建立5个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壮大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开展股权与知识产权质押,加快推进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引导在锡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全面对接,加快科技型企业上市步伐,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引导企业裂变式发展,促进产业爆发式增长。

    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激活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贯彻《无锡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突出知识产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与各类科技计划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知识产权开发,加快形成核心优势,全市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争取在物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物联网知识产权联盟,支持无锡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加快专利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完善以无锡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核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贸易,加速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中国(无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自我保护体系,形成核心技术专利保护群。加快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行业(企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增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规避国际知识产权争端。

    五是推动科技惠民工程,积极支撑创新无锡幸福无锡建设。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惠民科技,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幸福无锡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确保通过科技部的考核验收。围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重大课题,加快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着力突破一批技术瓶颈制约。启动以风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工程,大力推动光伏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改进现有生产制造水平,积极创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民生领域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科技惠民工程,推动科技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继续加大科技治水力度,加快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生态修复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好的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事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当前,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已在无锡城乡全面掀起。“人才特区”、“科技创新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面启动,有力地支撑着“创新无锡幸福无锡”建设。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