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代表团热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实验

2011-03-15 08: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皮曙初、李鹏翔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皮曙初、李鹏翔)三年前,国家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设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二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戴着试验区“金帽子”的武汉城市圈,如何在关键领域改革突破,探索一条“两型”发展新路?湖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武汉城市圈将在新的起点上跨越。

让城乡居民一同感受“两型生活”

“两型”社会,三年实践。感受最深的还是城乡老百姓,“绿色”正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生活主题。2008年下半年,武汉市青山区率先尝试推行免费租赁公共自行车的做法,为市民提供既方便快捷、又绿色环保的交通服务,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并很快向全市推广覆盖。现在武汉三镇总共有5万辆免费租赁公共自行车,1118个站点,市民办理租车卡100万张。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武汉要努力成为全国免费自行车数量最多、服务最方便的城市,以真正“两型”生活起到试验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年来,武汉市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实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程,建成了汉口江滩、东湖路等绿色照明示范路;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65%建筑节能标准,启动王家墩绿色CBD建设,成为中英两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计划在中国推进“绿色建筑”的第一个城市;“两型”社区、“两型”机关、“两型”家庭创建等活动纷纷展开,废旧电池有偿回收网络遍及社区、超市,“布袋子”“竹篮子”重回买菜大妈们的手中……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活转型正悄然发生。

“要敢闯新路又少走弯路,要在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上领先一步。”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说,咸宁市重点实施金桂湖低碳示范区、陆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清洁”行动,让280万城乡居民共同感受“两型”生活品质的提升。目前,武汉城市圈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梁子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补偿等相继启动,亲水、爱水、用水、护水在这个“千湖”“百河”之地渐成风景。

让绿色产业支撑“两型崛起”

全国人大代表、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表示,坐拥武汉城市圈的科教优势,黄石努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围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能环保、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不断壮大绿色产业,支撑绿色崛起。

中央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要求是,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这里密布了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在这里开展“两型”试验,更具有示范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常务副省长李宪生表示,经过三年来的发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已经破局,初见成效。三年来,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华大基因、华为、中兴通讯等高新技术企业纷至沓来,全球第一台71英寸LCOS激光显示器也在武汉诞生。

重化工集中的武汉市青山区,牵手阳逻开发区和鄂州市,构建“青鄂阳”大循环产业经济示范区,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青山区基本形成了以钢铁、石化、环保等主导产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阳逻开发区实施阳逻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余热、循环水等综合利用工程,其中粉煤灰利用率达到97%,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李宪生表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启动三年多来,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也为湖北省努力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绿色转型”向深水区掘进

“十二五”时期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深入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刘雪荣表示,去年黄冈的万元GDP能耗下降了21%,今后,黄冈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入口关”,把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挡在门外。

“随着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建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圈域流动更加便捷,更需要我们在机制体制创新上不断向‘深水区’推进,吸引留住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刘雪荣说。

三年来,湖北省编制了空间、产业、社会事业、交通、环保5个专项规划,出台了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环保、人才6项政策,启动产业双向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圈域快速通道、现代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5项重点工作,初步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发展绘就蓝图。

重点领域机制体制创新取得进展,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环保“五个一体化”不断突破:武汉、孝感、黄冈、潜江等市在汽车、化工、纺织等多个产业上实现双向转移;7条高速公路出口路建成通车,武汉至城市圈内“1小时交通圈”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在武汉,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特区”等创新政策密集出台;在鄂州,320个行政村将逐步被规划建设成106个农村新社区,向城乡一体化迈出实质性一步。

李宪生表示,“十二五”时期,武汉城市圈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五个一体化”进展,并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发挥集成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两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