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梯次推进--包头市石拐区成功破解老矿区居民安居难题

2011-03-25 08:39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一五"时期因煤而建,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到"十五"末期,石拐区的煤炭资源已濒于枯竭,但是全区6.6万人口,大部分仍住在煤矿沉陷区、棚户区里。

石拐区财力很弱,建设用地匮乏。但是从2005年起,当地党委、政府变通思维,通过跨区争取安置用地和政企合作、梯次覆盖等措施,已经基本解决6万多人的安居难题。

老矿区的安居包袱

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东北部,过去煤炭资源丰富。从清朝起,就有人在此地开采煤炭。"一五"时期国家兴建的石拐煤矿,是全国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之一,即神华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据石拐区委书记韩建民介绍,石拐区辖区面积为618平方公里,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出产煤炭1.2亿多吨,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由于采煤,使石拐区的土地被挖得像千疮百孔,成为内蒙古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在实施沉陷区居民搬迁之前,一到雨季,石拐区的采煤沉陷区里时常发生地面或房屋坍塌事故。干部们接到事故电话都提心吊胆的,怕有人伤亡。"

此外,当年在石拐区的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本着"艰苦奋斗"、"坚持边生产边建设"、"先生产后生产"的原则,企业对住房等职工生活设施的投入很少,先后建起的2.3万多套住房主要是土木结构、土坯结构的简易房。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神华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实施异地发展战略,开发重点开始向石拐区外的其他地区转移,石拐区兴建的属煤矿也全部关闭。然而煤矿职工和家属们却依然生活在棚户区里,其中大部分房屋破旧不堪,急需改造。

但是石拐区的财力非常弱。在煤炭资源枯竭前,煤炭产业提供了当地85%左右的税收,如今煤炭产业对石拐区的税收贡献已经微乎其微。近年来石拐区虽然开始培育替代产业,但是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也只有5.6亿元,可用财力只有1.5亿元。而改善6万多人的住房条件,却需要四五十亿元资金。

即便有了钱,缺建设用地也是一大难题。石拐区98%的面积是山地,加上采空区、沉陷区密布,划不出大片的建设用地。

跨区安置破解用地难题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石拐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涉及沉陷区居民3205户、8142名。韩建民说,项目获得批准,意味着沉陷区居民搬迁将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但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呢,这让石拐区的干部、居民都很头疼。

面对难得的政策机遇,包头市对此项工作非常支持,要求统筹解决用地问题。石拐区棚户区搬迁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韩月祥说,石拐区是老矿区,过去50年为地方经济发展既提供了上亿吨的煤炭资源,又上缴过4亿多元的税金,在当年这是天文数字。如今石拐区的土地挖塌了,居民需要安置,上级政府因此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

包头市政府经过牵头研究协调,分别在九原区、东河区划拨出土地120亩和180亩,规划了龙苑等3个沉陷区居民异地安置小区,专门用来安置石拐区的煤矿沉陷区居民。三处安置小区于2006年8月开工,楼房总建筑面积为19.23万平方米,到2009年9月搬迁户们已经全部迁入新居。

为了改善煤矿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2007年石拐区运用同样的模式,又启动实施了矿区棚户区搬迁改造建设项目。此次包头市政府又在滨河新区划拨出土地3600多亩,规划了总建筑面积达119万平方米的民馨家园,用于异地安置石拐区的12459户、39193名棚户区居民。

民馨家园小区位于包头市滨河路旁,规划有8个分区,如同一座小城市。民馨家园小区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已经完工,社区医院正在装修,预计今年就能投入使用。据韩月祥介绍,民馨家园的住宅已经全部具备入住条件,目前90%以上的安置房已经分配到户。

家住民馨家园6区22号楼的李展老人,今年已经78岁。他从1954年调到石拐煤矿工作,土木房住了55年。他回忆说:"过去讲先生产后生活,大伙都住简易房,墙上到处是裂缝,漏风漏雨,冬天冷得伸不出手。"

2010年9月,他和老伴掏了8万多元钱,分到了这套87平方米的安置房。玻璃窗、煤气灶、白地砖……李展老人对这座房子很满意。他感慨地说"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道旧社会的苦,离开了政府的关心,矿工们哪能有今天?"

政企协作安民惠民

老矿区由于资源枯竭,财力较弱。在上级政府提供支持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还应强化与资源开发企业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共同推动实施矿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石拐区财力弱,为了实施煤矿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石拐区在争取上级土地、资金支持的同时,也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2006年实施的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投资约2.25亿元。其中,除了安置户个人承担的部分外,中央和自治区级财政承担了投资的60%,包头市划拨了土地,石拐区拿出公共设施配套资金约700万元,而神华集团也分担了4800多万元。

棚户区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也是协作实施的。民馨家园建设规模很大,总投资达34.36亿元,其中神华集团和煤矿棚户区搬迁户共同出资12.76亿元,用于住房建设。石拐区承担了6000多万元投资,用于建设小区的幼儿园、学校、社区医院、文体休闲等设施。包头市政府则提供了建设用地,并承担了水、电、气、暖管网和道路等公共设施配套费用。

有钱的出钱,有地的出地,有效压缩了住房建设成本,减轻了居民负担。比如在九原区、东河区兴建的沉陷区居民安置房,均价仅为每平方米533元。煤矿棚户区居民安置房,65平方米以内的每平方米价格为759元,超出的面积每平方米价格为2000元。

梯次推进不留死角

过去,矿区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生活大多不富裕。在老矿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后,还必须更进一步,解决多子女矿工家庭、自建房家庭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由于土地和资金较为紧张,石拐区在实施煤矿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过程中,还采用了区别对象、梯次覆盖的策略。比如,沉陷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必须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棚户区搬迁改造则随后启动。

在此基础上,2009年石拐区才又启动了普惠安置区建设项目,以解决矿区无产权自建房居民、职工子女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普惠安置区占地约1000亩,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4381户、14020人,单套住房的面积从55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不等,目前楼房已经封顶,预计今年即可分配到户。

普惠安置区项目共投约7.56亿元,依然由各级财政和个人分担,销售价格按经济适用房的标准执行,每平方米为1500元。今年房屋分配后,石拐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将获得全面解决。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