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九城市联袂出招绘中原

2011-04-26 09:0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志红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6日讯 :“好的设想、好的规划、好的要求、好的思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做。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举措已经明确,关键就是要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4月上旬,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洛阳调研时说。

    如果说,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场战役,那么,位列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就是“排头兵”和“尖刀连”。如今,集结号已经吹响,“战士们”群情激昂!昨天的会议上,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信阳、三门峡、商丘、南阳等9市的市委书记或市长,纷纷亮出了自己“怎么做”的招数。

     郑州: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作为省会,郑州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无疑最引人注目。昨天,省政府副省长、郑州市市长赵建才第一个发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郑州“初衷”不改,目标明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

    虽说如今郑州都市区已成热词,但很多人还是说不上来,此都市区有啥新鲜点。赵建才用了153个字来描述——建设郑州都市区,就是以中心城区、郑州新区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通道为依托,以一体化的规划为指导,以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为发展路径,吸引带动其他区域快速发展,促进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与协作,构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城市集群。

    郑州都市区将给省会带来哪些直观的变化?目标是如此设定的——到2020年,郑州都市区总人口达到1500万,建成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万亿元(而2010年我省的生产总值才超2万亿元,达到2.2万亿元),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

    形成以郑州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加快郑州与洛阳、开封、焦作、许昌等城市的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构建与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通道。还要把郑州都市区打造成我国内陆开放的新高地、资金人才项目聚焦的新平台和重要的内陆无水港。让郑州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区域性创新城市、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国际陆港、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要实现上述目标,郑州怎么做?赵建才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这是万丈大楼平地起的基础;产业集聚区建设、汽车和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这些都是“砖”和“瓦”。

    如今,暴露在郑州城市建设当中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在“规划”二字,在今后的“战役”中,这两个字就显得更为重要,赵建才说,今后,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树立复合型、生态型和共生型的有序规划理念。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统一规划城市主要市政设施,实现城市共建、共享。

    洛阳:再造一个新洛阳

    “当好一个示范,打造两大品牌”,洛阳市市长郭洪昌简洁地点出了省域副中心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要做“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品牌、打造河洛文化传承的品牌。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发挥洛阳本身具有的四大优势。一是工业科技优势,洛阳有五大“拳头”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硅光电、石化及后加工、能源电力,它们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0%以上。今后,五大产业“重拳出击”,在它们带领下,争取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亿元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13.8%提高到30%。

    对洛阳来说,“古都”两字绝对是金字招牌,第二大优势就是指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与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这一战略定位相符和。

    “十二五”期间,洛阳将挖掘丝路起点、大运河之源等历史文化优势,实施隋唐遗址核心区天堂明堂遗址恢复、偃师二里头遗址复原保护展示等文化旅游项目,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同时,加强与郑州等市在伏牛山、太行山旅游资源方面的合作,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洛阳山水相间,自然禀赋优越。第三大优势就是“生态”二字,郭洪昌说,实施引黄入洛,完善城市水系布局;“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生态宜居”是山水园林洛阳的目标。五年后,洛阳的森林覆盖率将扩大到5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

    “第四个优势是指区位优势。”郭洪昌说,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下一步发展的理念是,“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一中心”,就是在改造提升洛北老城区的同时,把洛阳大新区、洛阳至偃师带状区域打造成洛阳的明日新城。“五组团”,就是加快中心城区与周边紧邻的吉利区、新安县、孟津县、宜阳县、伊川县抱团发展,构建大洛阳半小时经济圈。“四支撑”,就是充分发挥周边汝阳、嵩县、栾川、洛宁的优势,形成对洛阳发展的强力支撑。计划五年后,洛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50亿元,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洛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5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3%;城镇化率达到52%,高于“十一五”末6个百分点。

     新乡:实现“五新”目标 实施“3010”战略

    新乡打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的旗帜,也踏踏实实地在做,让我们来看看这座城市交出的成绩单——2011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居全省第3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71亿元,增长48.9%,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城镇投资增长34.5%,居全省第3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6%,居全省第2位。

    新乡市委书记吴天君说,未来,新乡要着力实现“五新”目标:“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新”在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职工,“新”在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新”在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在推进城乡建设方面,新乡将投资1100亿元,实施585个项目,实施“3010”战略,即30分钟经济圈、10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态圈,以市区为中心,长垣、平原新区为副中心,7个县城为卫星城的城市集群,带动48个建制镇、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一体发展,打造以半小时经济圈为核心的新乡都市区核心区现代化。

    吴天君说,未来,新乡将持续推进总投资1733亿元的602个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发展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膜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现代煤化工、生物与新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培育发展成千亿产业。

    许昌:主动与郑州对接,避免“摊大饼”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役中,许昌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两基地”:“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

    许昌市委书记李亚说,许昌具有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烟草、电力电子、超硬材料、发制品四大特色产业,而且人力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较好。接下来在产业选择上,许昌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既能吸纳就业,又有较好前景。”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许昌凸显“带状、组团、中轴、统筹”四个特点。“带状”就是沿陆路桥带状发展,主动与郑州对接,避免“摊大饼”模式带来的城市病;“组团”是指引导全市五个县组团布局、环状拱卫、相互呼应、向心发展;“中轴”就是在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规划一条中轴线,一轴连双城;“统筹”就是坚持城乡统筹,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统筹推进,从而做到中西合璧、承古启新。

     安阳:打造豫北增长板块

    把安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和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在未来5至10年内,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人均水平高于全省、民生指标优于全省、效益指标优于全省的“两高两优”发展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表示:将积极实施八大战略措施。

    突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基地。突出“豫北粮仓”优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突出金融服务地位,着力打造豫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突出独特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突出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基地和教育科研中心。突出综合交通优势,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交通枢纽。突出服务业辐射能力,着力打造晋冀鲁豫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依托“八挂来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张广智强调,安阳的低空优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要着力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都和低空经济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安阳林虑山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并积极申办滑翔伞亚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等国际重要赛事。加快豫北支线机场建设步伐,成为郑州机场的重要支线机场。

     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

    信阳市市长郭瑞民说,信阳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发挥的作用就是要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增长极、战略支撑点和改革试验区。突破“边缘”的思维定式,突出“前沿”的发展理念,发挥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放大信阳拥有京广、京九、宁西“三个通道”和根亲文化“一个纽带”的作用,构筑中原经济区深化改革的前沿、扩大开放的前沿和承接转移的前沿。

    郭瑞民说,信阳将重点在特色集聚区、生态枢纽城、绿色农业谷“三个建设”上积极作为。

    建设特色集聚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培育“三大基地”。在高端制造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具三大产业集群。在新型建材方面,充分发挥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保温材料珍珠岩等资源优势,围绕新兴节能建材产业开发,力争用三年时间,把上天梯产业集聚区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建材加工生产基地。在绿色食品方面,重点发展茶叶加工、畜禽加工、粮油加工三个产业。

    建设生态枢纽城。信阳下一步将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生态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城市连绵带、打造文化旅游中心、打造商贸物流中心。

    建设绿色农业谷,这是信阳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信阳有19种农副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注册认证保护,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首位,发展绿色农业有基础、有优势,他们将重点围绕粮食和茶叶两大产业,建设绿色农业谷。

  三门峡:

    打开西大门 建好西大门

    “三门峡要打开河南西大门、建好西大门”,三门峡市委书记李文慧说,要努力把三门峡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怎么做?一是着力壮大区域综合实力。二是着力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三门峡的优势,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铝及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以果蔬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巩固发展能源、煤化工、黄金生产加工三个省级产业集群。三是着力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门峡具有比较优势的新材料、生物产业、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三门峡建成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四是着力做优文化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以老子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为重点,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壮大为支柱产业,五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把三门峡建设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招商引资高地。

    另外,积极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城市,三门峡具有重要的“承东启西”作用。

  商丘:

    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商丘围绕建设一个中心,即豫鲁苏皖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枢纽,即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基地,即国家重要粮食核心区生产基地、新兴工业基地、全国商贸物流集散基地的定位而着手去做。

    怎么做?商丘市市长陶明伦说,主要把握好“五做”,做牢基础、做大总量、做优产业、做好持续、做强保障。

    做牢基础。就是巩固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脉络,融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做大总量。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商丘面临的现实问题。要积极争取中科院新材料研发中心、电解铝节能研发中心落地商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集中精力盯紧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让更多的项目落户商丘。

    做优产业。商丘是传统农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

    做好持续。商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商丘要加快转型升级,每个县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做强保障。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表率、当先锋。

    南阳:

    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板块

    南阳经济发展初具规模,战略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但南阳大而不强,人均水平落后,一产比重偏高,工业化、城镇化滞后,开放程度低,发展速度缓慢,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综合分析上述因素,认真审视南阳在全局、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前景和要求,南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三个战略定位,南阳市市长穆为民说:

    一是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板块。二是中原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主要水源地、淮河源头,伏牛山、桐柏山横亘全境,生态环境优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技术产业基础良好,有条件也应当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上走在全省前列。三是中原经济区连南启西的开放合作平台。南阳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是中原地区面向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对外合作平台。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穆为民说,创建中原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推进伏牛山、桐柏山生态建设,构建鸭河口水库及白河流域、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走廊,形成“两山两水”的区域生态框架;培育壮大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实施中心城市振兴工程,加快鸭河、官庄工区发展步伐,启动南阳新区建设,建设国家新能源、光电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创建中原现代农业先行区和粮食主产区。打造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