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转型发展勇争先

2012-04-06 08:37 来源: 我的钢铁网

静水流深,大上海悄然生变。

经济结构在变,三产成了老大;增长动力在变,消费唱起主角;发展路径在变,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变,更加重视改善民生。

“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央的期许,也是上海最核心的任务。“我们将不遗余力,把转型推向深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道出了上海转型发展的分量。

率先转型,上海转成什么样?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收获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质变”——

经济运行告别高速增长。2011年GDP增长8.2%,同期财政收入增长25%,占全国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8%,跑赢GDP。研发投入占GDP比例2.9%,远高于全国水平;

经济增长告别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GDP增长8.2%的背后,是固定资产投资“零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第一;

产业结构彻底告别二产支撑,服务业成为“绝对主角”,就业人数占比近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地方财政收入占比70%以上,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

有人提出,经济增速明显放慢,会不会影响后续发展?

“8.2%”是当前上海一个接近理想的速度——上海市市长韩正颇有信心。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增速下来了,但就业弹性系数上去了,从‘十五’末的0.23提高到现在的0.4以上,同样的增速,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说。

创新理念,

融入上海率先转型的全过程

“创新无止境。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上海才能早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为经济转型服务。”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说。

今年2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批19家企业成功在交易中心挂牌。近年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沪外资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创新要摆脱地域思维,立足国家级、国际化。

做全球航运中心,上海一直在思考话语权的问题。2009年,上海航交所已发布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反映市场走势。2011年6月,以集装箱运价指数为结算标的的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上市交易,年底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为结算标的的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再度推出。创新驱动并不一定都是大动作,细小环节同样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上海有个全国首创的“蔬菜价格保险”。菜贱伤农,农民不愿种;菜少价高,市民不乐意。蔬菜供应上,有没有现代服务业创新的空间?2011年7月,上海安信保险推出“夏淡”绿叶菜成本价保险。青菜、鸡毛菜、米苋、生菜、杭白菜5种常见菜纳入保险,保险面积达到14.4万亩,避免了菜价的暴涨暴跌。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这样一组数字:2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1000多个研发机构,其中包括22个国家级专业研发基地。

改革,上海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大量机制灵活、满足市场细分需求的小企业。

3月27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8条意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设立提供很多便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截至2011年底,上海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72家,融资担保公司48家,村镇银行9家。

上海明确,要紧紧围绕转型目标,引进外资必须是高端产业的高端环节。2011年上海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能大量外迁,但总部和研发中心更多地来到上海。目前,上海服务业外资占比达到80%以上,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总部达到930家。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终目的还在于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住房一直是民生领域最为突出的矛盾。上海的决策者们认识到,上海住房困难家庭情况复杂多样,政府必须在住房保障上挑起大梁。

上海一边采取措施控制过高的房价,一边大力建设保障房。仅2011年,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就达到1700万平方米、26.7万套(间),供应1240万平方米、17.5万套(间)。41岁的张卫国是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受益者之一。前几年由于企业倒闭,他下岗在家,与父母挤在一居室的老公房里。廉租房建设的消息传来,他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2010年9月,张卫国顺利搬进了银河新都小区。“48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一个季度才405元,咱住得起。”张卫国说,廉租房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让他这样买不起房的上海人告别“蜗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