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控“天机变”多元化集团被重点排查

2012-10-26 08:43 来源: 我的钢铁网

 

当前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的大背景下,银行业风险防控力度增大、措施增多。《第一财经日报》近日采访多家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后发现,中行、交行、民生、华夏等多家银行均从总行层面加大风控力度,加大重点业务领域的风险排查,以求提前化解风险。

而在多家银行的排查中,地产、航运、钢贸、光伏、化纤、有色金属等行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列入重点布控的“高风险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下行的特殊周期,原本被各家商业银行竞相追捧的多元化集团授信,眼下也和政府平台贷、房地产贷款等遭遇同样命运,被银行列入风险重点排查范围。

同时,在为年报“攻坚”的第四季度,多家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不良贷款的清收与核销工作正在加速,要求做到“能核尽核”。

关注授信质量分类下迁

本报记者从民生银行总行风控部门人士处了解到,在该行近期开展的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排查专项工作中,存量授信质量下迁风险、年底前到期授信的偿还风险、信贷资金挪用及非实贷实付方面的合规风险,以及押品和保证人风险,分别被列为排查主要内容。

在存量贷款的五级分类迁移风险防控中,民生银行将核查重点落脚于关注类贷款,以及五级分类为正常类的逾期贷款和预警贷款,排查这些贷款是否存在降为“不良”的可能性。

这种对于贷款五级分类下滑的排查近阶段在银行业较为普遍。本报记者从浦发银行总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处了解到,该行也感受到关注类贷款上升趋势及资产质量下滑压力,并制定了关注类贷款风险化解和保全工作的前移机制,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在风险行业的设定中,各家银行口径相近。引起民生银行关注的高风险行业包括冶炼、焦炭、水泥、造纸、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落后产能行业;光伏、汽车、船舶制造、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以及近期频遭景气预警的钢贸、航运业。

交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则主要收缩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类贷款和“两高一剩”类贷款。对钢贸、光伏、航运和“两高一剩”等行业,据透露,该行还出台了专项管控措施:建立重点监控客户名单,对风险隐患较大的客户,由保全部门提前介入。

集团授信成排查重点

在经济上行周期中曾被各家银行青睐的“大客户”集团授信,当前也和政府平台贷、房地产贷款等遭遇同样命运,被多家银行列为风险排查重点。

交行将多元化集团业务作为今年信用风险重点排查领域,要求进行持续、主动排查。民生银行将集团授信列为大公司条线排查重点,要求从授信集团总体运作分析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考察其在银行的资金回笼和存量业务风险状况;要求甚至细致到了关注授信集团是否被媒体负面报道,是否有环保违法信息、生产事故、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及关联企业是否有法律纠纷、账户查封和财产冻结。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操作过多单集团授信的中层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集团客户本身体量大,旗下企业多且涉及行业庞杂,银行常常难以看透集团客户真正的财务情况和授信使用情况,因此贷后管理困难,摸不清对方是否有多头授信或过度授信,也很难查明集团下面企业,尤其是在异地的企业所涉的担保关系。

他坦言,在经济上行周期,多元化集团由于本身体量大,受银行欢迎而信贷资源充足、资金周转便利,因此不容易出事;但当经济下行,江浙一带已出现多起集团客户因对外担保关系、关联企业资金混用,及利用多头过度授信投入高风险行业亏损等案例,导致银行贷款到期时无力偿还。

银行度过“焦虑期”

采访中,数名银行风控部门的管理人士坦言,在本轮不良贷款反弹的初期,业务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些草木皆兵的不良“焦虑”,对划归为风险行业的企业抽贷、压贷,其结果是银行之间形成了“囚徒困境”,最早收贷的银行虽全身而退,但加速甚至直接导致了企业资金链告急,其余银行的相关授信就变成了“不良”。

本报记者早前获得的浙江银监局局长一次讲话内容也反映,银行的风险应对和处置方式值得反思:有的银行遇到问题,就对企业抽贷,也有部分银行因为不良率上升太快,被上收了贷款审批权限,无法对企业进行正常的续贷,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而存在多头授信的企业中,一家银行的抽贷往往造成其他银行的风险上升。

不过,监管对银行的即时纠偏、加上银行自身的反思能力,已使银行走过了“焦虑期”。本报记者从某银行宁波分行主管风控副行长处了解到,虽然总行有关于信贷结构调整的顶层设计,但从实际操作经验来看,对风险行业的退出机制要趁行业没有恶化的时候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也要靠银行的远期预见能力,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加紧推进。

本轮“不良”反弹周期中,钢贸作为银行业集体认定的风险行业,成为了贷款收缩的众矢之的。而本报记者从钢贸行业内获悉,在上周监管机构组织的针对各银行内部视频会议上,议程之一是建议将对钢贸贷款余额恢复到前期较稳定水平。

信贷救援 前移保全关口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轮“不良”反弹的历练下,银行创新或归纳了信贷发放或救援的机制。

本报记者从华夏银行某部门高层人士处了解到,今年年中,该行绍兴分行因地制宜首创贷款“年审制”,即当小企业流动贷款到期前1个月,企业可提出申请,银行对企业按一般授信进行年审,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不归还原贷款、无需签新的贷款合同的情况下,延长原贷款期限。这种做法省却了贷款企业原本的先还后贷,对于资金紧张的小企业而言,年审制让他们不必到处借款“过桥”,避免涉足民间高利贷。

不过,目前这种做法仍停留在单一地区的试水中。“这种制度要靠监管部门来推,单靠商业银行是很难完全实现的。”上述华夏银行某部门高层坦言。

在信贷救援方面,民生银行授信中小企业的成熟机制在业内已成一面旗帜。该行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评审中心高层在早前一次媒体采访中介绍,该行从总行层面向下推行授信的尽职免责,以及适度调高对中小企业不良率容忍度,帮助操作部门平静度过“焦虑期”,避免以极端方式收贷。

据他介绍,当宏观经济对贷款企业造成打击,该行较为成熟的做法是先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如果变故是致命的,则加快清收,在企业已经资金告急无法清收时,则加强担保;如果变故不致命,银行非但不应草木皆兵收贷,还应以信贷救援的多种方式“帮客户一把”。

据悉,对于经营仍可维持的困难企业,民生银行的信贷救援措施有借新还旧,配合还款方式调整(一次性还款调整为分期还款)及增补押品、保证人等;对于有担保且担保企业经营正常、债务人又有抵押资产的情况,也考虑进行债务主体置换;对于企业暂时困难但还款意愿良好者,还可适当考虑利息减免、贷款展期及贷种转换。

此外,本报记者发现,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与核销工作正在加速。民生银行正根据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对中小不良资产“能核尽核”;交行方面也要求前移保全关口,加大清收力度:及时介入突发性信用风险管理,对降入不良和监察名单客户,迅速采取保全措施,为资产质量预留腾挪空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