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特高压建设或可破解我国中部省份缺煤少电困局

2012-11-15 08:49 来源:新华网 作者:熊金超 吴植

新华社信息武汉11月14日电(记者熊金超 吴植)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用电需求增加,煤炭资源匮乏的华中地区缺电形势日趋严重。而我国西北丰富的煤炭等能源资源难以通过传统的运输手段大规模、高效率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有效合理配置。记者在国家电网部门调研发现,依靠特高压输电工程是一条大范围内优化相关能源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业内专家认为,加快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全国大范围构建特高压电网,已成为破解我国中部省份缺煤少电困局的当务之急。

华中6省市缺电形势逐年加剧

今年冬季,因经济发展放缓和水电相对充裕,我国中部省份供电紧张形势虽有大幅缓解,但其缺煤少电的困局并未彻底打破,华中电网长期供电紧张的局面仍是大势所趋。

记者从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获悉,近年来,覆盖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四川和重庆6省市3.8亿人口的华中电网区内经济高速发展,用电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年平均增速达11.4%,华中电网统调用电量和统调最大负荷年均增速达14.1%和14.3%。

在这种背景下,华中电网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截至去年,湖北已连续10年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华中电网的缺电局面已由季节性、局部性发展成全年性、全区域性,电网拉闸、限电和让峰(统称为“有序用电”)电量达59.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亿千瓦时,有序用电天数达233天,同比增加178天。供电不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华中电网区内一些省份出现用电量负增长现象,但进入下半年后,发电量增速正呈趋稳回升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华中电网电力供需情况虽未出现往年的紧张局面,但绝不能以此忽视和否认未来电力需求增长的预期。

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十二五”时期全国用电需求年均增长8.3%,“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5.9%。据国家电网公司预测,华中电网“十二五”时期电力需求年均增长10.2%,“十三五”时期也在6%以上,增幅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从用电量来看,华中地区2011年人均用电水平2184千瓦时(全国平均水平3300千瓦时),不到2008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DC)平均水平的30%。预计华中电网2015年人均用电水平3080千瓦时,仅为OEDC平均水平的37%;2020年为4019千瓦时,是OEDC平均水平的48%。可见,华中地区未来用电需求增长空间很大。

华中电网公司总经理谢明亮说,“缺煤、少油、乏气”的华中地区若仅依靠现有资源和维持现有接受区外电力的规模,到“十二五”后期,缺电形势将更加严峻,届时仅湖北一个省的最大电力缺额就可能达1000万千瓦。

五大缺电成因短期内难以改观

造成华中电网辖区内6省市电力供应紧缺的原因错综复杂。专家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其中至少包含了5个方面的原因。而在短期内,其中的大部分主要矛盾仍然难以改观,困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或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一是用电需求高速增长。受“中部崛起”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去年华中电网统调用电量76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增幅比华东地区还高约3个百分点;统调最大负荷1.24亿千瓦,同比增长11.7%。

二是电煤资源严重不足。整个华中区域,除河南外,其他各省市的煤炭资源很少,能源对区外依存度很高。湖北98%的煤炭都由外省输送,河南也已由煤炭输出省变成煤炭净流入省。以去年上半年为例,当时华中区内几百万千瓦的机组缺煤停机,另有近1200万千瓦的机组因煤质差而出力受限。

三是铁路运力有限。随着华中地区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北煤南运”铁路运输压力日益突出。据湖北省经信委统计,目前铁路线仅能满足华中需煤量的30%。于是,一条跨越大半个中国、辗转三四千公里的电煤运输通道--“海进江”应运而生。即,煤炭由大秦线从山西运抵秦皇岛后,经海运到江苏港口换船,再逆长江而上,辗转运至华中等地。去年,湖北、湖南两省通过“海进江”运输的煤炭规模为1000万吨,是2009年的10倍,2010年的两倍。

四是水电装机比重大。最新数据显示,华中地区电源装机容量为2.17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9570万千瓦,占比44.15%,火电装机1.2亿千瓦,占比55.57%。近年(2012年除外)长江流域干旱频现,水力发电受到影响,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在来水充足的季节,为充分吸纳水电减少弃水,火电开机容量常被压低,不少机组被迫长时间轮流停机调峰。加上煤价长期高企,火电厂亏损严重,一旦电力紧张,需要火电机组加大出力时,火电厂却无钱买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中监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华中6省市火力发电企业去年经营状况普遍亏损,亏损额总计136.4亿元;由于来水较多年平均值偏少,水电企业盈利下降。

五是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已安全运行3年的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以及西北-华中直流工程的输电规模,远不能满足华中电网的需求。

破解困局急需加快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

多位电网、供电企业人士说,缺煤的华中地区“眼睁睁”看着大量水电外送,外来煤炭却不得不通过“海进江”绕道输入,必须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使华中电网吸纳西北大型煤炭及新能源基地的电力,将华中过度依赖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转变。

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说,湖北水电资源丰富,但已基本开发完毕且大量外送;煤炭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发电企业难以承受;新能源开发成本高,发电规模较小,一时难成主角;受日本核事故影响,国家对在内陆人口密集地区发展核电可能实施更严的审批制度。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能源输送方式,为湖北和华中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支撑。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经济性好等特点,是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的重要手段。

最近在雅安-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已投运3年多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来看,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成熟,占领了国际电工领域的制高点,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包括准东-四川、哈密-重庆、蒙西-武汉在内的多回特高压工程,将北部煤电、风电送入华中电网,优化华中地区的电源结构,通过全国的能源资源调配、送入火电,解决华中电网“丰余枯缺”矛盾。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尽快形成特高压交流电网,一方面是保障四川丰水期富余水电外送,另一方面是在华中内部构建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为消纳北方火电、风电提供支撑,并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全长2×1297公里、投资338亿元的雅安-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今年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查批准。从时间上看,工程需要在2014年建成投运,前期工作和建设工期都非常紧张。

据华中电网公司测算,1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空中输送原煤1500万吨,相当于750至1000趟万吨重载列车、70万辆重载卡车运煤量;1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空中输送原煤2000万吨,相当于1000至2000趟万吨重载列车、100万辆重载卡车运煤量。此外,特高压工程一两年就可建成网络,而从西部到中部建一条铁路,距离远,投资大,时间长,不环保。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胜认为,建设特高压电网并非是要完全取代铁路和公路输煤。“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特高压是缓解和减少能源通道风险的一种补充。”

谢明亮等建议,国家要尽快核准和启动建设向华中地区输电的特高压工程,有关方面应出台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赔偿、拆迁和民事协调等方面,完善政策和标准。

专家认为,如果国家及时调整三峡水电和向家坝、溪洛渡、锦屏等西南水电分配外送比例,使其能够优先在华中区域内平衡,再通过国家电网跨区输电解决更大范围的电力平衡问题,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会得到提升。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