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2017年冬季东北资源南下情况回顾

概要:据Mysteel数据统计,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东北地区共计南下建材资源总量486.8万吨,同比2016年冬季增加260.2万吨,增幅高达115%,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以下,笔者就我网统计数据略作简述,仅供参考。
 
一、   南下情况回顾
1、南下资源集中增加
(图一、资源南下统计)
 据Mysteel调研数据统计,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东北地区共计南下建材总量约为486.8万吨,较2016年冬季相比增加260.3万吨。从历史数据来看,2014年冬季东北地区南下总量约为274万吨,2015年冬季由于钢厂亏损严重,东北区域内近半数高炉关停检修,钢厂南下动力不足,造成2015年冬季南下量大幅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北方资源阶段性的集中南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南方市场的供应压力,同时对价格有抑制作用。
 
2、南下钢厂明显增多
(图二、钢厂南下对比)
 据Mysteel调研数据统计,2017年冬季南下总量486.8万吨中,螺纹钢总量约为256万吨,占比53%;盘线总量约为230.8万吨,占比47%。其中北台、通钢、四平现代、西钢、建龙、吉林鑫达、嘉晨营钢、辽宁添辉南下资源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个别钢厂盘线资源达到100%南下。
 
3、南方市场分散,缓解了部分北材到货压力
(图三、南方市场到货情况)
 从到货情况来看,2017年冬季北材南下从传统的广州上海市场,新增了海南山东两个市场。从具体市场到货量来看,广州到货量约占总量的60%,上海到货量约占总量的32%,山东前期到货量约占总量5%,海南到货量约占总量的3%。从具体时间来看,2017年11月开始连续三个月,南方市场到货总量在357.5万吨左右,约占冬季南下总量的73.4%。另外,冬季期间除上述市场以外,东部沿海城市均有东北地区资源流入,由于数据较为分散未纳入统计。由此可见,北材南下由点及面的投放,除个别市场有较大到货压力以外,其余地区并无明显影响。
 
二、   南下原因追溯
1、南北价差为资源流动创造了条件
(图四、南北螺纹钢价差情况)
(图五、南方-沈阳螺纹钢价差统计)
据Mysteel统计,对比新抚钢沈阳、上海、广州、海口四地价差来看,偏高的区域差价造成了北方资源分阶段的集中到货。
进入11月之后,随着东北区域内下游工程陆续停工,东北本地价格进入低位震荡。由于四季度南方部分市场存在年末赶工期,需求的集中释放推高南方现货价格,南北价差快速扩大,这为北材南下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以山东市场为例,前期虽因价差有部分东北资源集中流入,但十二月中下旬随着本地需求的锐减,价差出现了快速收窄,以至于后期东北资源转而继续投放华东华南市场。
 
2、东北供需失衡迫使资源集中外流
据Mysteel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东北地区螺线产量共计670万吨左右,而到2017年冬季同期,东北地区螺线产量已高达1038万吨左右。
据了解,2017年冬季期间,东北区域内长流程钢厂成品材平均成本在3400元/吨左右,区域内资源投放利润约为400-500元/吨,南下利润约为700-800元/吨。由于东北地区并未在2+26限产范围之内,在高额的利润刺激下,钢厂生产积极性整体较高,区域内供需出现严重失衡,产量的严重过剩造成区域内钢厂不得不南下寻找出路。
 
三、   后期趋势简述
1、区域内建材产量已无上行空间
 据我网统计,2017年全年区域内钢厂平均建材月产量在186万吨左右,达产率约为66.4%,2018年一季度平均月产量在223万吨左右,达产率约为80%。由于前期部分落后产能淘汰,区域内铁水供应能力有限,后期螺纹钢增量已无空间,预计2018年平均月产量维持在210万吨左右,全年产量较2017年相比增加300万吨左右。
 
2、“两高一低”成为常态
 据我网观察,后期东北地区“高产量、高库存、低价格”将成为2018年的常态。究其原因来看,虽然目前区域内钢厂盈利情况欠佳,但考虑到前期整体均有盈利,即使后期价格跌至现金成本附近,钢厂仍能坚持一定的产量,区域内通过减产检修、控量保价的力度整体不强。
 
3、“北材南下”常态化
 据我网观察,由于南方市场资金情况整体好于北方地区,钢厂方面考虑到后期可持续经营,将会向南方市场阶段性投放资源。结合投放成本及现金周转来看,华东、华南市场仍为东北地区钢厂的首选,但同时就近的河北、山东地区也将面临东北资源的流入冲击,低成本资源后期将对南方市场产生持续影响。
资讯编辑:甘遐勇 021-26093612
资讯监督:冯锦云 021-2609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