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山东主要金融指标优中有变,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济南7月31日电(记者 贾云鹏)今年上半年,山东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应对疫情冲击和新旧动能转换,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融资规模、本外币存贷款等主要指标增势均好于疫情前水平。

在主要金融指标表现良好的同时,社融内部构成、信贷结构、风险防控呈现持续优化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高效互动。

主要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增势明显好于疫情前水平

从增量看,上半年,山东本外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和本外币存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次高。其中,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2804.8亿元,同比少增684.2亿元;本外币贷款增加8992.3亿元,同比多增871.7亿元;本外币存款增加11019.7亿元,同比少增1214.8亿元。

从增速看,截至6月末,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10.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本外币存款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放眼全国,上半年山东这三项主要金融指标继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代金奎说,“6月末,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国快1.7个、1.3个和1.1个百分点,分别连续29个月、11个月和15个月快于全国。”

尤其贷款方面,在增速增量创新高、增速快于全国的同时,全国占比得到持续提升。上半年山东省新增贷款占全国的比重为6.8%,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连续6个月提升,由上年末的5.49%提升到6月末的5.58%。“我们推动全省贷款合理稳定增长,贷款改变了多年持续低于全国增速的趋势,呈现出‘好于全国、快于全国、占比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董龙训说。

上半年,山东金融运行追赶效应明显,除了金融增速快于全国外,还体现在金融增势明显好于疫情前水平。6月末,山东省社融、本外币贷款、本外币存款增速分别比2019年同期提高1.1个、1.9个和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量分别比2019年同期多增4006.3亿元、3471.2亿元和3068亿元。

同时,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降,融资成本继续降低。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刘晓说,6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8%,环比下降2个BP,同比下降9个BP。其中,小型、微型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98%、4.7%和5.29%,同比分别下降24个BP、48个BP和29个BP。

社融构成变化明显金融风险有序化解

在经济形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下,今年宏观调控政策更注重稳杠杆、防风险、严监管、促改革,这给金融运行带来积极变化:表外融资、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有所收缩,实体经济部分融资需求转入表内,社会融资向表内融资集中特征明显。

从山东省上半年社融的主要构成项目看,表内融资增加9028.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899.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七成;表外融资净减少331.7亿元,同比多减478.3亿元;直接融资增加1554.4亿元,同比少增795.4亿元。直接融资中,企业债券融资增加1181.8亿元,创历史同期次高,是2019年同期的1.6倍;股票融资增加372.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分别是2020年全年和2019年全年的1.3倍和2.3倍。

“在社融总量适度的基础上,内部构成的调整在正常变化范围内,这是同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导向和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相适应的。”代金奎分析认为,为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部分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持续压降,导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规模收缩。同时,今年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融资能力有所提高,部分企业更愿意获得表内贷款,减少了对融资成本相对更高的表外融资的需求。

在防风险方面,山东实行稳妥处置存量和严格控制增量双线作战,长期累积的风险得到有序化解,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连续两年“双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双降”势头。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处置不良贷款1037.9亿元,同比多处置116.88亿元。6月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725.94亿元,比年初下降260.24亿元;不良贷款率1.61%,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减少305.44亿元、419.72亿元。

“我们还运用科技手段,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围绕非法集资、债券兑付、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实时性监测,监测范围已扩充至147万余家企业,有效发挥了风险探头作用。”刘晓介绍说,不良贷款率等风险指标回落,反映出山东经济具有良好的基本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有力支撑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反映。上半年山东生产总值为38906.35亿元,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6.3%;制造业投资增长23.7%,两年平均增长8.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15.2%。这与山东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放到制造业、新旧动能、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巩固经济修复成果密切相关。

山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赵东生介绍,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118.83亿元,同比多增187.92亿元,增速2.11%,为2017年以来最高值;基建领域贷款较年初增加1688.64亿元,同比多增167.74亿元,增速20.0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92个百分点。

作为山东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山东省农信联社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山东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介绍,他们围绕“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需求,创新推广贴近市场、灵活高效、能够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60余款信贷产品。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投放贷款8934亿元,减息让利24.2亿元;服务贷款客户较年初增加20万户,总数达294.9万户。

刘晓说,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准度和有效性,山东健全省市县三级金融辅导体系,完善金融辅导评价表彰、分层管理、线上对接等工作机制,着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4830.61亿元,服务企业17361家,其中,民营、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

“我们用好目标考核和监管评价‘两个抓手’,持续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保障。”赵东生说,通过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差异化考核实施方案,组织辖区123家法人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加。6月末,山东辖区(不含青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498.55亿元,较年初增长24.67%,高于各项贷款15.2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为122.87万户,较年初增加17.48万户。

山东还探索银行与税务、担保、保险等部门和行业的合作模式,破除资金融通壁垒,丰富小微企业获贷选择。如“银担合作”方面,6月末,辖区政府性融资担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03.61亿元,较年初增加65.94%。“我们充分发挥政策性支农平台作用,累计担保额、在保业务额、年度新增担保金额及净资产放大倍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第一位。”山东省农担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资讯编辑:刘佳惠 021-2609391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


[查数据、做研究,上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