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

近日,江西省政府印发了《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江西要着力打造中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重塑“江西制造”辉煌。《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规模总量新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3万亿元,力争1.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在1/3以上,制造业占比保持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全国排位力争有所前移。全文如下:

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制造业关乎国民经济命脉,是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江西制造业发展实际,特制订《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江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定不移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持之以恒育企业、铸链条、壮集群,制造业实现量质双升、提档升级,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兴工业大省基本建成。全省已跨越工业化中期并加速迈向中后期,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挺进全国中上游。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进位至全国第14位、第13位和第10位,增速居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10家,居全国第11位,五年净增4484家,其中百亿企业28家、净增12家。工业对就业、税收、GDP(地区生产总值)、投资贡献率分别在30%、30%、40%、50%左右,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80%。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国际麻纺博览会、工业设计大赛等工业发展平台品牌,具有一定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级影响力。

(二)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3位,较“十二五”末前移8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提前四年完成“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技改投资占比近四成,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试点圆满完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2.1%、38.2%、28.5%,五年分别提高9.1、12.5、5.7个百分点。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中,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4%,制造业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

(三)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全省有研发活动、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研发投入总额和强度是“十二五”末的1倍多。累计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近500家,成功获批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L15高级教练机研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图形化的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法”获中国专利金奖。

(四)数字融合赋能不断提速。全省开通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超3.3万个,建成NB-IoT(窄带物联网)7.3万个、eMTC(增强机器类通信)网络基站7.8万个,高速光纤网络和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覆盖城乡。“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赣转移转化,泛物联网连接数超2000万个,移动物联网产业突破千亿元。应用智能装备18726台(套),建成“数字化车间”1332个,培育智能装备企业186家,创建省级智能制造基地12家,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全省上云企业突破3万家,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0.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4.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3.6%,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五)集群发展趋势更加突出。全省开发区建成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82个、各类专业化平台1227个,建成标准厂房超1亿平方米。以各类开发区为载体,培育形成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7个,创建省级示范基地10个、省级基地6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2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达到100个,其中过千亿元集群2个、过500亿元8个、过百亿元8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占开发区比重2/3以上。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5%以上。

(六)产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省委、省政府出台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意见,推出“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产业链链长制等,配套制定系列产业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初步形成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路体系。强化产业推进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正向激励机制和开发区“蜗牛奖”反向倒逼机制,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工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工业强省推进大会,加强舆论宣传,凝聚发展共识,全省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机遇与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

(一)发展机遇。从全球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突破期,我省具有一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先发优势的有色、电子信息、航空、新能源、中医药、移动物联网、VR等产业,将迎来全领域、全方位革故鼎新、格局再造的良机。从国内来看,全国、全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部地区崛起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超大规模国内供需市场红利、人口人才红利持续释放,江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相互激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进一步拓展。

(二)面临挑战。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大国战略博弈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再造,制造业发展面临较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国主动加压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土地、能耗、用水量等各项指标趋紧,区域制造业竞争加剧,制约我省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挑战。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跨越式发展突破期,机遇大于挑战,但挑战不容忽视。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中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努力夯实江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重塑“江西制造”辉煌,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准确定位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加强规划引领、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链式发展、双向循环。坚持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不断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坚持把工业根植于内循环这个基础之上,融入服务国内产业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产品、产能、技术、服务、资本的全球循环,促进互利共赢、升级发展。

——加快发展、安全可控。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重点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提高产业体系抗冲击抗干扰抗风险能力。

——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定不移做大工业总量,尽快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工业高质量、内涵式增长。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把江西制造业放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放在全国制造业发展大局中定位考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全局视野下抓重点区域、重点集群、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强力突破,加快实现江西制造业实力整体提升。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规模总量新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3万亿元,力争1.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在1/3以上,制造业占比保持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全国排位力争有所前移。

——产业结构新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力争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5个,其中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2个,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质量效益新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左右,技改投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初步缓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装备数控化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绿色低碳转型明显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

——区域工业新突破。大南昌都市圈的工业引领地位更加凸显,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53%以上,其中南昌市占全省比重超1/4。赣州省域副中心建设的工业支撑更加坚实,九江吉安上饶、宜春加快迈向工业强市,鹰潭、新余、抚州、萍乡、景德镇、赣江新区等地产业特色更加明显。支持县域工业发展,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大县(市、区)、强县(市、区)和特色县(市、区)的工业发展梯队。

——治理效能新增强。新时代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机制和思路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平台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等更加健全,产业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的发展,将为2035年我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展望2035年,江西制造业整体实力将显著跃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新兴工业大省地位更加稳固,进入现代工业强省行列。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显著提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引领型企业组织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速崛起,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第三章 重点产业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传统产业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平台化为导向,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在传统产业中的转化应用,着力推动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纺织服装、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范化解过剩产能,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

(一)有色金属。以、钨、稀土等为重点,以高端应用、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增强资源控制、绿色开发和循环利用能力,强化龙头培育带动,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建设以鹰潭为核心的世界级铜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世界铜都”品牌;打造以赣州为核心的世界级特色钨、稀土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国稀金谷”,形成双核驱动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二)石化。以“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为目标,深入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加强有机氟硅材料应用开发,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优化氯碱产品结构,着力提升石油化工、有机硅、氟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化工园区集聚水平。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

(三)建材。坚持绿色、高端、多元发展方向,做优水泥等传统基础产业,做强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新型绿色建材等新兴成长产业,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产品、绿色建材产品和相关先进技术,加快塑造一批新型建材知名品牌产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四)纺织服装。通过产业承接、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产业链延伸,重点打造共青城羽绒服装、濂溪纤维素纤维、青山湖针织服装、奉新棉纺织、分宜苎麻纺织、于都纺织服装、万年纺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做强羽绒、针织、女性服饰、童装等服装产业,做精苎麻、丝绸、棉纺等家纺产业,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纤维素纤维等纺织原料,加强自主品牌培育,积极创建全国重要的纺织产业集群、中西部“时尚创意中心”。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

(五)钢铁。以结构调整、集群集约、绿色转型为重点,依托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新能源汽车用钢、高端装备用钢、海洋工程用钢和其他高品质特殊钢等技术和产品,加强产学研用联合研发突破,推进废钢铁利用产业一体化,不断提升技术工艺和节能环保水平。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3100亿元。

(六)食品、家具等特色轻工业。以安全、健康、营养、便利为方向,提升粮油、肉禽制品等优势传统食品产业,发展绿色健康食品、特需食品,做优做强茶叶、脐橙等地方特色产业。支持开展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打造一批江西制造精品,推动创建国家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推进家具制造、陶瓷、家电、造纸、烟草等特色轻工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南康家具产业基地等特色轻工产业基地,着力把我省打造成为轻工名省。到2025年,力争食品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0亿元、家具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0亿元。

第二节 新兴产业

聚焦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窗口指导,促进优势产业更优发展、特色产业更快发展,打造全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

(一)航空。以飞机整机制造为重点,依托南昌航空城、景德镇通航直升机产业基地,加快完善供应链,提升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制造水平,培育发展飞机深度维修及改装、通航服务等增长点,推动形成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把我省打造为我国教练机、直升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全国领先的民机生产试飞、民机大部件和航空配套设备生产的重要基地,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

(二)电子信息。强化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攻克新型光电显示、印刷电路板、电子材料、智能传感器、行业电子、智能识别等领域关键技术,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智能家居等优势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2000亿元。

(三)装备制造。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打造商用车强省,巩固发展特种车,有序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大力提升动力电池、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精心培育工业与服务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增材制造装备、智能节能环保设备等产品,建设中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地。做大做强电线电缆、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细分领域优势产业,发展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特种设备、新型船舶,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

(四)中医药及生物医药。加快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樟树“中国药都”、南昌江中药谷、赣州青峰药谷、南城“建昌帮”中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基地)建设,推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高端仿制药、首仿药,做大做强血液制品、抗毒素与抗血清领域系列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多品类调整。推进数字化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五)新能源。坚持多元互补、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发展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支持联合研发前沿电池技术,提升电池组件大规模产业化转换效率,打造世界级晶硅电池及组件基地、全国领先的系统集成及应用基地。加大锂电池关键材料攻关力度,稳步推进消费电池专业化、动力电池高级化、储能电池市场化。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六)新材料。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重点发展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材料和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传统基础材料,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高端新能源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布局发展石墨烯等高端碳材料、先进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基础先行、系统集成、场景示范、应用推广,巩固提升移动物联网、VR等技术、先发等优势,支持发展5G与物联网、VR、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产业,抢占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重点打造物联网全产业链,建设“智联江西”。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完善VR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VR中心。到2025年,力争5G与物联网、VR及相关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AI(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第三节 未来产业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的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的新态势,聚焦能源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重点细分领域,超前谋划布局氢能及装备、生命健康、柔性电子、微纳光学、量子科技等重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的产业孵化和培育,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一)氢能及装备。策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谋划集制造、存储、运输、加注、多元应用于一体的低碳清洁氢能产业体系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加强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氢能领域合作和示范应用,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加快氢能及装备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二)生命健康。把握“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预防化”发展趋势,聚焦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积极发展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新型技术,构建集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与服务、生物技术研发、智慧医疗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链。

(三)柔性电子。依托打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推动电子电路、电子组件、材料、平面显示、纳米技术等领域技术渗透融合,加强半导体、封测、材料、化工、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等交叉互动,提升柔性电子有机材料制备、有机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等制造水平。

(四)微纳光学。对接我省电子信息、光学等产业基础,紧跟生长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演进,突出发展新型光电子产业,积极促进与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半导体器件等领域互动,推动微纳光学技术产业融合应用。

(五)量子科技。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强化现有基础与前瞻研究、技术突破等的互动牵引,加强成熟技术转移承接、中试,积极推进技术项目化、产业工程化,努力推动在量子信息等方面取得发展。结合江西产业技术实际,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强化现有基础与前瞻研究、技术突破等的互动牵引,努力推动在量子信息等方面取得发展。

第四节 空间布局

贯彻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交通干线,综合考虑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着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核心增长极,纵向京九(江西)、横向沪昆(江西)产业驱动轴,以及有色、电子信息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核、两轴、七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一核。

围绕促进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加强大南昌都市圈板块间互动协作,发展电子信息、航空、汽车、石化、有色金属、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把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二)两轴。

纵向打造京九(江西)产业驱动轴。发挥京九(江西)高铁干线连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加快建设京九(江西)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带、五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带。以沿线重点城市、县域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加快传统特色产业升级,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吉安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农机装备制造基地,支持赣州建设“两城两带两谷”,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板块。

横向打造沪昆(江西)产业驱动轴。依托沪昆(江西)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建设,着力建设沪昆(江西)新材料产业带、新能源产业带、装备制造产业带,带动形成一批推动全省经济两翼齐飞的特色优势产业板块。东翼,支持鹰潭、上饶、景德镇、抚州发展数字产业、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智能仪表制造、陶瓷、航空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光伏、光学等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字产业集聚区。西翼,支持新余、宜春、萍乡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特种钢材、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绵产业等产业,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绿色产业集聚区。

(三)七基地。

——全国有色金属产业重要基地。以鹰潭、赣州、九江、上饶、抚州、南昌为依托,发挥鹰潭“世界铜都”、赣州“中国稀金谷”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资源精深加工、综合回收利用、材料及装备制造等环节联动发展,培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以打造万亿级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为重点,加快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电及通信产业、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吉安电子信息和信丰数字视听等国家级、省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四城十基地”。支持萍乡、宜春、上饶、新余等地融入参与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强化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与各地产业协作互补,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全国航空及装备制造产业重要基地。航空方面,以南昌、景德镇、宜春、九江、上饶、赣州为重点,巩固提升整机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优势,统筹发展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装备制造方面,以南昌、赣州、吉安、宜春、萍乡、新余、抚州为重点,以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医疗器械、变电设备等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链。

——全国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以上饶、新余为重点,联动九江、南昌、赣州等地,构建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光伏全产业链,加快区域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等重大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新余、宜春、赣州、吉安为重点,延伸做强锂电全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联动发展板块,创建国家级锂电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储能电池产业,构建多元化新能源产业格局。打造沪昆(江西)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带。

——全国新材料产业重要基地。以鹰潭、赣州、抚州、新余、南昌、九江、吉安等为重点,打造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子材料等千亿级、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大南昌都市圈、赣西、赣东北、赣南四大新材料产业联动发展板块,推动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基新材料、永修有机硅、永丰碳酸钙、上栗粉末冶金、渝水非金属(硅灰石)等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提能升级,建设京九(江西)、沪昆(江西)万亿级新材料产业带。

——全国中医药产业重要基地。以南昌、宜春、吉安、赣州、抚州、赣江新区等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西樟树中国药都和南城、袁州、永丰、峡江等重点中医药产业平台和特色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中医药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建设全国领先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

——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基地。以上饶、抚州、鹰潭、南昌、赣州、宜春、吉安等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南昌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和引领作用,突出鹰潭、上饶、抚州、南昌等移动物联网、大数据先发优势,打造全国移动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标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全国数字终端制造的集聚区、全国数字化治理应用的示范区、国家网络安全“高精尖”示范区、世界级VR中心,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第四章 重大任务与主要举措

第一节 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

以“强主体、破瓶颈、促转化”为主线,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化制造业创新力量布局和能力建设,推进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制造业企业向创新链前端延伸,依托产业链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推动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探索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高端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航空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医药创新药、稀有金属新材料、高端精密制造、高性能储能材料、感知交互技术等更多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临门一脚”关键技术产业化。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加强前瞻布局,培植技术创新先发优势。

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交易平台,加快构建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推广、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机制。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全程对接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成效。优化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省级新产品研发专项。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形成“创新成果运用到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推动创新提升”良性循环。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三首”政策。

构建产业创新良好生态。以关键共性技术、跨领域交叉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及重大设施共建共享为方向,引进或组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公益性服务平台,搭建专业化和综合性中试基地,形成立体式、全方位产业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科学家、企业家、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制造业创新治理模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更多用系统的办法解决产业链的结构性问题,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速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发展,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系统梳理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动态发布产业基础技术和产品创新引导目录,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产业基础保障能力。支持开展工业基础领域技术研究,攻克一批制约产业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VR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计划,培育一批“五基”领先企业和产业基地。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立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库,有针对性的抓好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培育和短板技术攻关,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探索实行龙头企业提需求及认可采购、上下游企业揭榜参与的协作模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建立重点产业备份系统,鼓励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丰富供应链渠道。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

第三节 促进制造业提质提能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产品质量品牌提升、企业上规上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质效、能级和规模实力。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工业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标准化提升。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质量攻关,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的质量创新与持续改进。

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培育更多制造业市场主体。依托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上市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梯次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制造业领航企业群体。

培育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兼并重组。激励龙头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力争全省培育5家千亿级、50家以上百亿级企业(集团)。促进集群发展。聚焦首位产业和3—5个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集群。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打造一批高水平产业集群。加快重点集群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云上提能”,培育智慧产业集群。以开发区整合优化为契机,以设区市为单元,推动区域内具有产业链协作关系的开发区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大型产业集群。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依托,开展省级及以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创建活动。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支撑能力。

第四节 加快数字化发展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数字产业生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基地。

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做强做优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支持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大力发展VR(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移动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数字产业,支持突破行业关键技术。推动人工智能、5G、空间信息、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产业化发展,培育信创产业。支持开发面向产业转型、社会治理、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外包服务。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开展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加快实现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实施企业深度上云行动,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智能化路线图,培育建设升级版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行业数据大脑”。

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推动高速光纤、NB-IoT、eMTC、TSN(时间敏感网络)等建设,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区块链节点、云计算、算力中心等设施。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电网、地下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孵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壮大数据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数据分类、交换、应用等标准,促进数据流跨设备、跨系统、跨企业、跨区域、跨产业互联互通,构建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立工业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形成全省工业信息安全综合保障网络。

第五节 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围绕有色金属、钢铁、建材、石化、纺织等重点领域,重点实施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设备系统节能改造。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攻关,革新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进行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推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大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型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推广应用规模化高值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深入推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持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制造政策、服务和标准体系。按照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开发推广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和诊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第六节 畅通国内外产业循环

以开展“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为牵引,通堵点、补断点、强弱点,畅通制造业内外部循环,为我省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发挥制造业在供需两端的拉动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激发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产品、功能性食品、智能家居、时尚服饰等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大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服务机器人、穿戴设备、线上医疗、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型消费需求。有序扩大制造业投资需求,每年谋划储备和推进建设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储备调度机制,加快投资项目达产达能。

打造产业循环畅通的承载平台。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园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建设标准厂房,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对接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加强产业精准招商,推进深赣港产城、海峡两岸(江西)产业合作区和赣粤、赣浙、赣湘、赣闽等合作园区建设,为产业要素跨区域流动提供载体。

促进制造业外部循环畅通。依托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开放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支持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产能合作,扩大赣产工业品出口和战略资源、关键资源进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

第五章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第一节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强化不同产业政策工具的综合集成,促进政策资源向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倾斜,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关键环节、薄弱环节、高端环节集聚。建立新政策实施“观察期”和老政策退出“过渡期”制度,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完善决策体系,建立产业职能部门沟通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促进政策协同配套。支持各地探索在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条件下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和实施机制,推进产业政策普惠化、功能化、公平化转型。强化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等协同,实现政策功能互补,形成政策合力。推进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社会政策、贸易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生态。

第二节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保障制造业项目用地。优先将具备供地条件的工业用地纳入年度供应计划,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方式供应制造业用地。支持市县建立“土地超市”信息化平台,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匹配项目与用地,促进优质项目落地。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推进“腾笼换鸟”,盘活存量用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能力。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资金链与产业链良性互动,推动制造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的比重稳步提高。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和供应链融资、租赁融资,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更多投向制造业。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支持资管产品、保险资金等助力制造业发展,鼓励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省“双千计划”、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引育新兴产业高端紧缺人才。采取柔性引进方式,推动院士、国家级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加强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赣商精神,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新一轮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办学模式,提高制造业产业人才供给质量。

第三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理念,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家厚植爱国情怀、深耕实体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健全产业部门与企业、公众沟通机制,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实业良好氛围。

加大企业帮扶纾困。完善惠企纾困长效机制,省、市、县分级建立常态化协调帮扶制度,形成问题动态收集、限期销号、跟踪问效机制,着力解决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持续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深化领导挂点联系开发区、重点企业帮扶工作专班、企业特派员等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企业有诉求、政府有作为”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四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要求,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完成“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各项任务一抓到底、见行见效。

强化规划推进实施。在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业强省办)牵头负责本规划组织实施,指导、协调、督促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省直相关部门、各设区市和赣江新区要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确保规划任务落地。强化激励约束,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和绩效评价,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资讯编辑:刘佳惠 021-2609391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