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主编视角 > 正文

Mysteel曹剑勇:7月板带材供平需降 供应缩减后价格或将有所回升

进入6月市场消费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改善,因此预期差有所体现,特别是国内实际降息已从利率上体现,这一利好预期基本已接近尾声。从国内供应端来看,利润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压缩,这也导致供给端不会有更多的减量预期,从Mysteel调研的数据看,铁水未来1个月或将在235-238万吨/天,热轧产量则会维持在570-575万吨/周水平,热轧产量同比去年略高,而铁水则较去年略低,这也体现了板材的供应在淡季到来时会面临的压力更大。从消费端角度看,变化较为明显的当属出口,从调研和数据看,成交有一定下降,海外降价后国内并未跟随。其次国内低价出口减少后,竞争力下降,这也使得6-7月份出口较5月份比有下滑,而其他消费端并没有刻意补足和补充的需求点,最终使得供需矛盾在钢厂端起到较大的影响。这一情况进入7月后矛盾会加速出现,去库动能预期下降,供需持续弱平衡格局。从消费接力的情况来看,7月份4大下游消费(地产、基建、制造业、出口)只存在季节性下降的预期,这也是到基本面压力累积的核心矛盾。从驱动角度而言,没有利润产生预期减量,则会出现向下利润扩张的结构,对于市场而言则是一个小级别的“负反馈”预期。

从国内宏观趋势看,国内CPI小幅回落,PPI继续维持降幅收窄,第三产业温和通胀与工业品需求改善慢产生反差。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消费的预期疲软,对于工业恢复的压力依然保持。从PMI的角度看,在手订单并没有明显回升,工业品利润偏差,这也是为什么通胀预期并未在工业品上体现的核心。这对于企业而言仍会继续维持在去库周期内,对于消费会起到抑制,对于价格动能则难以提升。

从Mysteel热轧平衡表测算看,7月份日均供应量较6月份没有明显下降。出口预期增量难以增加,库存目前尚不支持大幅下降,这对于表观消费量而言难以提升,因此同口径热轧表需预期330万/周或将是一个明显的顶部。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推算,社库或将继续呈现高库存运作,对于库销比而言则继续维持在高位调整。因此从路径推演看,消费弹性继续压缩,淡季矛盾逐步体现,重心或将下移。要想打破这一局面,或将减少供应才是最大的支撑点。对于市场观察点而言则会进入库存验证周期,库存不下降累增的话,矛盾就会快速被激发。

一、6-7板带材供需基本面

1热轧板带材6-7月份供应维持检修稀少 新增产能继续加大市场供应压力

从6-7月份的产量预估看,7月份总量难有明显下降,主要核心在于利润尚存,边际效益尚未达到,难言有效减量。而7月份5-6月份所投产新线产品或将投放市场,给予市场流通材继续带来增量。目前热卷表现较螺纹偏差,但仍无明显转产的动作出现,其核心问题在于2者皆有利润的情况下,铁废比又有一定优势,废钢添加比回升带动螺纹的产量回升,仅有少部分转产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或将在7月份进入淡季消费后,利润再度呈现压缩后才能体现。因此就6-7月份,热轧产能或将持续释放,对于淡季供给难以有下滑的空间。

钢厂就7月份出厂价格大部分平盘,也可体现出内贸接单压力偏大。据悉钢厂或将继续加大对产品出口的要求,以此来缓解国内订单压力,属于一个变相的减国内供应保价的做法。从华北钢厂在手订单看,基本维持在基数水平,3-5天水平,这对于钢厂的出厂价也会带来抑制。从这一方面也可看出,压力由下向上在进行传导,最多属于矛盾暂不突出,但无缓和的迹象,无利好刺激前动能不足。

图1:钢厂检修量对比

图2:华北热轧钢厂即时利润

2、热轧板带材6-7月份需求端情况

2024年,6-7月份需求逐步从平稳期进入淡季消费的下滑期,就Mysteel了解,钢厂7月份订单均呈现下滑态势,矛盾较为突出的点则在于汽车,汽车当前面临了国内消费平平,海外反倾销终裁逐步落地,对于国内自有品牌车辆出口带来压力。家电的订单在生产旺季尾声,则出现下滑,这也对于冷系整体带来较强的抑制。对于冷系产品而言,淡季已经提前到来。制造业商品,则呈现好忧参半的情况,较好的则是在造船和集装箱(集装箱暂可维持到7月,是否可继续支撑需看“中东”),偏差的则多以前端施工相关的品种为主,但总体反馈在手订单平平,资金到位程度并没有理想中那么迅速。因此就整个矛盾点看,依然处于一个消费恢复慢,供应维持高,供需弱平衡的结构。

从数据层面看,螺纹的库存降幅在缩减,而热轧的去库速度在放缓。这一方面也可体现出,螺纹的基本面是略强于热轧的基本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螺纹能去库的核心问题仍是低产,资金适当缓和;而热轧是在高产的情况下去库速度放缓,部分区域矛盾较大。所以从时间端看,未来一个月天气影响或将是消费最大的阻力,整体边际较难呈现改善,这一情况在不减供应的情况下或将保持矛盾积累的态势。

图3:5月底PMI同环比图

二、6-7月份板带材的核心支撑点

1、海外消费虽有减弱预期 但M1和PMI尚处于复苏阶段 对于基本消费尚可支撑

目前海外各个区域的M1和PMI,处于底部回升区间,短期的疲软更多体现在于其单价与消费力的劈叉上。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其消费韧性依然是存在的,这对于海外的基本消费维持可以带来国内的部分“转口”订单产生。从全球的供应角度看,东南亚增量,东欧呈现减量尚未恢复,这也会带来一定的缺口,虽然在中长期这部分缺口或将被东南亚与东亚,甚至是东欧填补,但对于6-7月份中国的基本量支撑仍存在。因此国内价格如若下降国内外价差在30-40美元/吨的情况下,这部分消费力尚存,这也是国内淡季消费可体现出的最强消费支撑点。

2、国内宏观预期虽然动能减弱 但7月份会议与6月底降息预期尚存

目前从国内数据看,CPI的小幅回落与PPI的降幅收窄,均表现出市场的复苏动能虽然在,但速度偏缓,不过也可以体现好转是在逐步出现的。从PMI角度而言,去库周期仍未走出,企业核心利润并无明显扩张,而在手与新订单的持平和小幅下降,均代表短期对于工业的强刺激力度偏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支撑点更多来自于消费刺激,从而达成“销售—再采购—再生产—再销售”的循环路径。因此对于7月份会议仍有较强的期待,这一期待的来源则是对于消费端的刺激。

就目前看,7月份的宏观预期有以下几个2个:1、降准降息;2、三中全会。就当前看,降准降息随着银行的实际利率下降后,无限接近政策利率,有利于降息落地。而7月份会议刺激消费与再就业支撑,则有助于债的发放。就从这一情况而言,短期的宏观预期支撑更多还是体现在消费、就业和化债方向。

图4: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对比图

三、6-7月份国内板带材主要的风险点

1、库存总量边际总量依然偏高 风险来自淡季消费压力回升

进入6月后,热轧库存呈现去化动能放缓,部分区域矛盾压力激增的情况。虽然整体矛盾并没有体现,表需也处于高位,但高库存难以去化,对于淡季才刚进入的时间节点而言并非有利。这对于未来7月份高产量维持,库存预期则会发生向下调整的变化。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消费增量动能偏低,今年也没有一个需求爆发点产生,而对于基建同比增速回落,出口大幅增加,这一格局难以持续保持。这使得在宏观预期减弱后,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在向上动能不清晰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低库存运作,社库承担了累积风险,这也使得库存显性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近期的逻辑看,钢厂压力在冷系端逐步增加,钢厂库存压力虽然不大,但利润难以回升,疲于应付每日现货出清。6月底前铁水会达到预期的顶部,这一情况会导致短期钢厂利润难以出现回升,甚至继续被压缩的可能。因此7月前成本再度回升空间也基本见顶;另外消费预期也会逐步见顶,次双顶出现对于现货价格高位或将形成制约。

2、宏观预期落地 基本面压力或再现 减量由市场中产生

海外6月中旬宏观落地,对于市场并未起到复苏预期,反而随着联储的偏鹰导致商品再度承压。而国内5月宏观落地,6月暂无更为强劲的政策支撑,因此7月预期落地后,回归基本面或将是带来最大的预期隐患。前超长期国债基本预期落地,专项债的发放增速并不符合预期。而银行降利率,接近政策利率,代表降息降准落地预期已经达成。未来7月份政治局会与三中全会信息点落地后,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再度进入一个“真空期”。因此从这一角度看,预期落地,验证市场供需,淡季预期再度出现,或将对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真正要缓和矛盾或将有减量开始。但今年1-4月份粗钢同比下降1600万吨,这给予24年预期的减量目标无限接近,那市场化调节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

图5:百年周度资金到位率

 

总结

从7月份的情况看,最大的支撑出口或将出现压力(直接与间接出口),其次是降息短期或将继续利好市场,但淡季消费或将使得资金流动性难以明显释放。从这个结构看,基本面角度的利空在于,供应回升,消费边际下滑,迫使淡季库存或呈现累积。宏观预期,则是在资金和债的发放有预期差,刺激更多来自于实际消费端,而非工业商品端。就7月份看板带材的角度看,高产与消费的弹性不足,特别是区域结构矛盾会加大,华南、华北压力保持,而华东或将逐步转弱,对于价格平均水平则预期会继续呈现下移,在3600-3850元/吨之间。

就后期看,需要注意的点在于:1、6月底铁水恢复,见顶后的成本下移压力或将体现;2、板带材利润尚存,产量继续维持高位,消费边际下降后对于社库造成矛盾;3、7月份钢厂利润下降,随着汽车反倾销的出现,冷系压力或将增加,造成矛盾由下向上进行传导。解决以上问题,从供需角度考虑,或许淡季供应减量才是边际改善的核心动能。

资讯编辑:曹剑勇 021-26093673
资讯监督:曹剑勇 021-26093673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