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钢市概览(3月29日-4月5日)

2002-04-0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本周钢材市场基本特征:线材、螺纹钢市场低迷不振,价格平稳走低;中厚板强劲反弹,价格回升至三月份最高水平;冷热薄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继续攀升;大中型材虽然尚未摆脱下跌无空间、上涨缺动力的窘境,但部分市场已呈现屈平稳上升的态势。本周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变动如下:
    1、线材、螺纹钢:本周华东市场线材、螺纹钢继续呈平稳下跌走势。前两周上海市场部分主流钢厂和经销商试图抬拉线材、螺纹钢价格,不仅未能吸引中小经销商跟风,反而招致市场竞相低价格出货。迫于无奈,上周末主流钢厂和经销商不得不主动调低市场挂牌价。本周上海市场Ф18-25螺纹钢主流成交价2130-2150元/吨,最低价2100元/吨,Ф6.5高线成交价2180元/吨。杭州市场螺纹钢、线材再跌20元/吨,Ф18-25螺纹钢和Ф6.5高线的成交价2190元/吨和2220元/吨。南京市场 线材、螺纹钢的挂牌价仍维持上周水平,但实际成交价已较上周下跌20元/吨左右。合肥、济南、福州、南昌市场本周成交量有所放大,价格保持稳定。中南市场(除长沙因主要钢厂协调而上涨30-40元/吨外)基本呈下跌走势,其中武汉Ф6.5高线下跌90元/吨,为2170元/吨,Ф18-25螺纹钢下跌50元/吨,为2140元/吨,广州、郑州跌幅在30-60元/吨之间。除北京市场保持上周水平外,华北其他市场均有所下跌,其中天津市场本周下跌30-50元/吨,Ф6.5高线和Ф18-25螺纹钢市场价格为2110-2120元/吨。东北市场并未出现人们所期?的旺季特征,本周市场成交依然低迷,价格小幅走低,其中辽阳市场Ф6.5高线和Ф18-25螺纹钢市场价格在2120元/吨左右。西南、西北市场本周总体维持上周水平。在国内市场线材螺纹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本周长沙市场价格上涨表明区域钢厂之间只要加强市场协调,还是能够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协调不等于人为炒作,且在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上协调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2、中厚板:三月中旬中厚板随线材螺纹钢价格下跌而下跌,上周起与线材螺纹走势迥然不同,本周中厚板价格出现强劲上涨,并一举涨至甚至突破前期高点。也许无法理解当年唯一作为总量控制的品种,在面对产量高速增长(1-2月份全国中厚板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2.23%)和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1999年净出口31.05万吨,2000年净出口109.21万吨,2001年净进口1.56万吨,今年1-2月份净进口5.23万吨,其中进口8.52万吨,出口3.29万吨)的形势下,却会出现如此涨幅。到底是什么因素促进本周中厚板的强劲回升呢?当然,首先是内需拉动(特别是钢结构的广泛应用)使1-2月份中厚板呈现产销两旺,其次是冷热薄板市场近期的“火爆”有可能引起连轧中厚板产量减少,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市场心理预期向好、“买涨不买跌”心态以及冷热板卷价格上涨联动引起的。本周华东、西南、西北市场中厚板涨幅较大,为50-100元/吨,中南、华北(除北京市场因价格高于周边市场而回落50元/吨)、东北市场稳中有升,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市场12-20mm中板价格已涨至2400元/吨以上。
    3、冷热薄板:本周冷热薄板继续保持上涨态势,前期滞涨的西南、西北市场本周出现大幅补涨,其中西安市场1.0mm冷卷“狂涨”300元/吨,其他市场上涨力度有所减弱。本周国内市场3.0mm热卷最低价2250元/吨(天津,受进口卷到港冲击影响),最高价为2600元/吨(武汉);1.0mm冷卷最低价在3200元/吨(南京),最高价为3450元/吨(西安)。冷轧板卷反倾销立案调查吸引了市场“热钱”源源不断地流入冷热薄板,部分大经销商乘虚而入,推波助澜,中小经销商不甘寂寞,介入其中,甚至一些从未经销过冷热薄板的经销商也积极参与采购、囤积,使市场需求急剧放大,造成市场资源紧张,价格轮番上涨。然而,冷热薄板市场价格上涨并未能直接给钢厂带来多大的收益,目前经销商所倒腾的资源基本是低价格资源,且市场过热不仅增加下游行业成本,抑制终端用户需求,而且过高的市场价格不利于抵御进口,最终必然引起市场的大起大落。
    4、大中型材:本周大中型材市场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在节后各大钢材品种轮番上涨之际,大中型材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从比价关系来看,本网认为大中型材价格上涨的条件已经具备,且大规格工、角、槽钢上涨潜力要大于小规格。本周广州市场的大幅上涨(5#角钢2200-2250元/吨,12-18#槽钢在2300左右),有可能带动下周大中型材市场的启动。本周末全国大型材生产厂汇集武钢分析研究如何激活缺乏生气的大中型材市场,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总之,本周市场热点依然是围绕板材展开的。然而,应该看到的是,当前市场各类板材资源紧张很大程度上是阶段性需求急剧放大的结果,而终端用户的购买热情并不旺。对此,市场参与各方(钢厂、经销商和用户)应该保持冷静而理智的头脑,既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出厂价格,稳步推动价格上涨,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市场,尽管可能地避免区域市场销售冲突和可能引起的市场“过热”。(撰稿:Mysteel.com资讯部 曾文,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