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重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装备迈向“中国创造”

2010-12-02 08: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余凌云

新华网武汉12月1日电(记者熊金超)从连续5年巨额亏损到连续10年跳跃式发展,从95%的资产负债率,到跻身武汉“纳税百强”行列,从设备的数控化率只有5%,到设备和产品的数控化率达到95%……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浴火重生”,成为引领中国装备迈向“中国创造”的排头兵,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开辟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体制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1958年诞生的武重,是“一五”期间国家投巨资由前苏联援建的唯一一家超大型“工作母机”生产专业厂,先后为国家建设开发制造各种重型装备近2万台(套),曾以生产重型机床产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而成为名闻世界的“亚洲明珠”。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而全”的国企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冗员过多、竞争力弱、负担过重等弊端逐步显现,高峰时期员工多达3万的武重,从1995年开始出现连续5年的巨额亏损。

从投产时毛主席剪彩、周总理现场任命厂长,到多任武汉市委书记把武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联系点,武重仿佛一夜之间从天上跌到了地底。一些离退休老工人谈起困难时期的武重,不是痛心疾首,就是泪流满面。

六成以上的工人息工、待岗;企业上下人心浮动,技术骨干纷纷“孔雀东南飞”;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资产负债率高达95%……

2000年,武重抓住了国家推出“债转股”的机遇,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一举把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到了24%,并成功实现机制的转换。

采取无偿移交地方、挂牌出让等方式,武重先后将学校、医院、房地产、居委会、有线电视等诸多辅助单位全面剥离。

通过盘活厂区200亩土地的存量资产,武重开全国之先,采取工龄补偿的方式,一次性对4000名富余人员实行了工龄“买断”,同时将2500多名在岗职工的全民所有制身份转换成合同制,彻底变革了劳动用工制度。

企业内部则从专业公司入手,自下而上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在对新老工人等特殊员工给予两三百元补贴的基础上,将刚性工资与浮动工资比例,由原来的8:2变为2:8,打破“吃大锅饭”式的岗位工资制分配制度,全面实行工时考核工资制……

集团董事长黄照说:“机制与体制的转轨,让武重彻底摆脱困境,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从2000年开始,武重的经济效益连续10年实现跨越式增长,销售收入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年利润总额以83.4%的速度增长;国有资产保值率8年增长270%以上。

技术创新——打造现代化装备

按当初设计,武重厂房使用寿命也只有50年,其绝大多数装备,也到了淘汰的边缘。到上世纪末,这一长期研制和生产高端数字控制装备的企业,自身装备的数控化率竟不足5%。

制造业水平的竞争,与其说是工业产品的竞争,倒不如说是制造装备的竞争。在机床领域,由于受国外的技术封锁,不少我国急需的重大装备都面临着花费巨资也买不到的尴尬。

为打破技术封锁,跨越因设备落后而在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之间形成的“技术断代”,武重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步“用土地换发展”的妙棋:即以土地级差的形式将武重整体搬迁,用“零财政”投资支出的方法实现自身“再造”。

在两年多的搬迁中,武重采取“自制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淘汰一批”的策略,全面实现了自身装备的“换代”“升级”。

自主开发42台(套)加工设备,不仅使武重突破了海外的技术封锁,而且带来了生产工艺的创新,把装备的数控化率提高到了95%。

“按高端车床的零部件加工需要一边生产产品,一边装备自己,是武重成功搬迁的最大亮点。”集团总经理彭斯林介绍,设备搬迁改造的6.8亿元投资,有5亿元采用的是自制设备。

为配合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武重还全面加强了技术设计工艺队伍、技术标准化队伍和技术情报队伍的建设。

为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每年武重都选拔一批本科以上学历、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去高等院校深造。今年,已有35人被选派出去攻读研究生。

产品创新——填补国际外空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武重自主开发了国家急需的一大批重大数控设备,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6米单柱移动式数控立车,完全替代了进口。

近年来,武重又完成了5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本形成了“生产一代,设计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新格局。武重能在中国重型机床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绝非一日之功。

“即使在生产经营跌入低谷时,武重也未放弃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集团总工程师桂林说,“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向科研部门倾斜,一直是武重的传统。”

利用地处科教大省的优势,武重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湖南大学“产学研”战略合作开创的“武重模式”,成为全国机床行业加强产品创新的典范。

通过产学研合作,武重自主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七轴五联动机床,改变了生产螺旋桨长期靠手工的方式。

市场上16米的立车多,武重就造20米、28米的;以前的立车只能铣,武重增加车、刨等多种功能……依靠这种向“极限”挺进的精神,武重不仅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车床产品,而且还在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创造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多项国际、国内空白。

为完善创新体系,武重出资3.8亿余元从两个债转股合作方全额赎回股份后,全面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的资金达到销售总额的6%左右,接近海外制造业巨头的水平。

2008年,武重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达6280万元;2009年又增加到了7310万元。

目前,武重产品已发展至8大类、5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其新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已由2001年的26%上升到了60%以上;主导产品的数控化率达95%。

品牌创新——成就国际化竞争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武重仍然连续两年取得佳绩,2008年和2009年,效益分别增长32.60%和32.02%。

打造世界一流的“武重牌”“工作母机”,正是武重异军突起、克难制胜的法宝。

英国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是一家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核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重点行业。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重型机床厂家遭遇重创。这一世界精炼钢铸、锻件生产巨头决定全球招标,采购4套功能不同的超大型车、铣、镗床。门类齐全的武重牌产品以“打包出售”和“售后服务便捷”的优势,击败众多海内外对手,一举获得6000万元人民币订单。

今年,阿塞拜疆全球招标4台机床,武重投标价格不是最低的,但也以“售后服务方案最优”而大获全胜。

“品牌创新全面提升了武重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副总经理张贺说,武重牌已占领国内外的高中端市场,其中,数控立车占市场份额60%以上,龙门铣、落地镗、滚齿机等产品分别占三分之一以上。

2008年,武重的出口订单从2006年的600多万美元上升到了4700多万美元。去年,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后效应凸显,其出口订单仍达2700多万美元。

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栾继清告诉记者,武重产品出口已遍布全世界五大洲市场,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韩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新加坡等10多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

他说,在谋求重组与合作的过程中,一些曾将武重拒之门外的国际巨头,在与武重合作之后,纷纷表达了重组、甚至要求被收购的意向。

目前,武重产品的订单已签至明年8月,预计到年底即可将明年全年的订单签完。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武重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制造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神圣使命。今年10月以来,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武重调研,在肯定武重追求的“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后,还期望武重努力做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黄照说,我们充满了信心。(完)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