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Mysteel解读: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2-粗钢压减政策变化

本报告共有五个文章组成,核心内容在于2022年粗钢压减的背景、历年政策变化、供需预估逻辑及结果分析做详细说明,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依次阅览:

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1:粗钢压减背景及原因

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2:粗钢压减政策变化

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3:粗钢压减政策落实情况

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4:2022粗钢供需平衡逻辑推演

2022粗钢供需预估系列文章5:2022粗钢供需平衡预估分析

一、出台指导性大纲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6年钢材市场需求回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

因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发6号文《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意见内容表示,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正负面典型开路

2016年7月26日《钢铁供给侧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办。会议认为,浙江省、河北省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一是思想重视、态度坚决。这是前提。二是加强协调、整合资源。这是基础。三是创新方法、狠抓落实。这是关键。四是加强宣传、凝聚共识。这是保障。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各地企业在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借鉴。

不过,在去产能过程中也同时存在“地条钢”及“未批先建”的问题,2016年12月22日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工作不力的江苏省和河北省两位副省长受到行政处分,并分别对111名和2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要通过对两起事件的查处,发挥负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推进。

三、抓住关键使劲整

2017年1月11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2017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相关部门派出12个督导组赴河北、河南、广西、黑龙江等地,就钢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再次进行排查整治,“地条钢”就是其中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地条钢”必须‘归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四、提防“死灰复燃”

2018年1月8日,工信部发布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对可置换的产能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须同时满足“1个必须+6个不得”这两个要求。

“1个必须:用于产能置换的冶炼装备须是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2016年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装备家底清单内的冶炼装备,和2016年及以后合法合规建成的冶炼设备。

“6个不得”:具体指用于产能置换的产能不得为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 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 “地条钢”产能; 落后产能; 在确认置换前已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 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设备产能。

工信部表示,“1个必须”是“基本前提”项,不在该范围的冶炼设备一律不得用于置换。“6个不得”是“一票否决”项,触及其中任何一条一律不得用于置换。

五、密切关注堵漏洞

2018年5月22日-6月15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开展钢铁去产能、取缔“地条钢”专项检查。

组织8个抽查组分赴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抽查地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查重点包括各地区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淘汰落后产能、严禁新增产能等工作开展情况。

六、去产能回头看

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将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二是钢铁冶炼项目建设、投产运行情况。三是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举报线索核查以及整改情况。五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六是开展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情况。

此次“回头看”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自查自纠阶段。各省(区、市)组织开展并完成本地区“回头看”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及时组织赴实地指导。二是现场检查阶段。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由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组成若干个现场检查组开展实地检查。三是总结报告阶段。根据各有关地区自查自纠和现场检查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并上报。

报告作者:陈苏兰、方正

指导老师:汪建华

资讯编辑:陈苏兰 021-26093832
资讯监督:冯锦云 021-26093735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