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河南省印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更好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更可持续,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内需规模稳步跃升。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高品质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

——内需潜能有效释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3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协调同步,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供给质量显著提升。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力争达到700亿公斤,制造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0%、50%,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给体系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适配性进一步增强。

——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要素配置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现代流通体系更加便捷通畅,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保持平稳增长、质量提升。

——经济循环畅通高效。区域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基本消除,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3%左右,制度型开放高地建设迈出更大步伐,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元,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作用显著增强。

二、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稳定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一)持续提升传统消费。

1.强化吃穿用等基本消费供给。

2.进一步释放出行消费潜力。落实购车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出台支持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力度,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惠民、中原国际车展等系列活动,推动二手车流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停车场、加氢站等设施,优化城市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加快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区域充电设施和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枪)25万个以上、集中式公用充换电站6000座以上。推进郑州城市群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省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鼓励各地因城施策采取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措施,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积极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工作,鼓励建立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协同机制,推进登记、贷款、放款、还款等环节无缝衔接。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开展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租赁业务。制定住房公积金支持新市民租购住房政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河南银保监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拓展传统消费新空间。

(二)积极扩大服务消费。

(三)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四)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五)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三、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完善扩投资体制机制,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促进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一)建立项目建设主动轮工作机制。

18.深入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逐季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修订完善“三个一批”活动评价办法,推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管理,适时开展集中观摩点评活动,推动形成签约项目拼落地、开工项目赶进度、投产项目抢达效的工作闭环,力争每年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各2000个。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统筹用好省级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提高项目包装质量和成熟度。建设重要项目挂图作战系统,落实“双百工程”项目领导分包机制,高效安排建设进度,科学精准落实环保管控措施,打造项目建设的河南环境、河南生态。(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19.开展重要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完善重大项目部门联合会商、交办督办等机制,落实区域评估、联合审验、容缺办理等创新举措,提速立项、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重大项目资金、用地、能耗等保障协调机制,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完善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深化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改革,用好国家加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力度、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白名单等政策制度,加强土地、能耗等指标省级统筹,鼓励重大项目通过市场化交易获取能耗等指标。出台实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方案,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

20.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铁路拓展成网、机场强枢增支、公路加密提质、水运通江达海等重大工程,加快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平顶山经漯河至周口高铁、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铁、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两河两港”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巩固提升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增强洛阳、南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安阳、信阳、漯河、周口功能性和其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1+3+4+N”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郑开大道智能化改造工程、平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通沿黄高速公路和南北岸沿黄快速通道,形成立体互联、直连直通的内畅网络。(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电力安全保障,加快省域500千伏主网架、市域220千伏支撑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开工三门峡灵宝、济源逢石河、汝阳菠菜沟等抽水蓄能电站。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成平顶山矿区夏店、梁北二井等矿井,推进平顶山矿区瓦斯综合利用实验项目建设。实施油气外引工程,推动锦州—郑州成品油管道全线贯通,建成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等国家干线,推进中原文23二期等地下储气库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加快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郑州、开封、濮阳、周口4个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22.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袁湾水库、汉山水库、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海河流域蓄滞洪区、洪汝河治理和郑开同城东部供水等工程,开工建设昭平台水库扩容、黄河小浪底库周地质灾害影响处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前坪水库灌区、引丹灌区二期、故县水库灌区、商丘南水北调供水、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沙陀湖调蓄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卫河共产主义渠、惠济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实施少林、老虎洞等南水北调中线左岸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设施建设,到2025年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60%。(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郑州空港型、洛阳生产服务型等10个国家物流枢纽和30个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推进郑州、许昌、鹤壁、洛阳、濮阳等城乡高效配送城市试点工作,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郑州国际陆港新址,依托郑州航空港站建设高铁物流基地,加快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集疏运道路建设,开通35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建成20个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推进郑州、商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洛阳、新乡、漯河等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到2025年培育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农业农村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24.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支持三门峡市渑池县、鹤壁市山城区建设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开发区和静脉产业园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开展太行山区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加强伏牛山区石漠化治理,推进桐柏—大别山区退化林修复和退化湿地恢复,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5.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0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争创省中医一附院国家中医类医学中心,布局建设15个省医学中心和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市、县级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传染病救治网络。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有序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质行动,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满足城乡适龄幼儿就近入园需求。提升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等设施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广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6.加快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开展城市内涝系统治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更新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到2025年新开工改造75万户。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自动识别等信息化管理监督手段,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打造全场景数字孪生城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7.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方案和政策措施,在信息通信、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加快形成全国领先优势。全面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推动10G—PON规模部署,加强新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郑州、洛阳新型数据中心集群,争取建设国家(郑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加快中部算力高地建设,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到2025年建成5G基站25万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2800G。加速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成“天眼”智能监测系统、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平台等设施,推进安罗、郑洛智慧高速和沙颍河智慧航道、周口港智慧港口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智慧高速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成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启动建设水灾变模拟试验、智能医学研究等设施,争取新建一批光电信息领域重大创新平台。(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交通运输厅、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8.强化本土优质工程建设企业培育。出台支持建筑业骨干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建筑业企业。支持河南交投、中豫国际港务、河南水投、中豫建投、豫信电科、河南国际等企业做大做强施工板块,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市场份额。鼓励企业采取联合体投标等方式参与轨道交通、机场、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供需对接机制,组织举办建材产品推介会,鼓励项目施工单位与优质建材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统筹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增强城乡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为释放内需潜在势能提供重要支撑。

(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二)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

(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五、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换道领跑等战略,以高质量供给进一步满足、开发、引领需求,推动更多产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一)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二)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

41.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链。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的推进工作方案,健全由省领导担任链长、单个部门牵头的专班推进机制,制定“图谱+清单”及支持政策,“一链一策”推进28个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实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动力电池、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富士康增资扩产、航空港区新型显示基地等标志性、牵引性项目,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强化材料、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等上游行业与终端消费品供需衔接,增加原辅材料、零部件本地供应,进一步健全配套生产体系。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每年培育打造5—8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2.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先进计算、物联网、网络安全等优势产业,推进超聚变全球总部、海康威视郑州智能制造基地、信大捷安标识认证安全芯片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推广,争创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广5G+智慧农业项目。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依托数字手段推动优质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向农村延伸。(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3.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拓展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系统解决方案、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培育100个左右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0个左右服务型制造标杆。加快建设设计河南,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旅设计、乡村设计,推动“设计+”实现各领域融合赋能,支持郑州建设“设计之都”,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一流设计学院10个。(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4.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出台《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编制全省开发区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开发区考核评价办法。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开展产业转型示范开发区创建,强化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和“运营公司+产业基金”招商,实施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促进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全面提升产业规模、扩大项目投资、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制度环境。(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六、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

坚决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着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不断提高产品流通循环效率,促进供给与需求紧密结合、动态适配。

(一)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二)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强化链接双循环制度匹配、资源配置,更大程度、更高效率释放内需潜力。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二)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创造更高质量需求。

(一)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

(二)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

(三)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九、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粮食、能源等领域供应保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二)强化能源安全保障。

附件:1.重大事项清单

2.重大项目清单

资讯编辑:陈睿瑶 021-26093627
资讯监督:孙亚琼 021-26093659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