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昆明市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打好主动仗 激发新动能

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一批项目落地昆明,云南友天、天合光能、宇泽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贝泰妮中央工厂、云南杉杉、康乐卫士等项目竣工投产……自2023年以来,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明确“8+N”产业链,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全面发力和有效支撑,不断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重回第一。

“打赢产业发展‘主动仗’,‘链长’出征聚势谋远。”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昆明市工业经济的逆势回升,得益于链长制的效应发挥。全市明确“8+N”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链长制”,由昆明市“四班子”领导担任“链长”,从市级部门、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抽调骨干力量组建“8+N”产业链办,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一链一办”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2023年,全市新兴产业增长18.4%,高于传统产业增速13.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5%,成为拉动工业经济的主引擎。

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精准落子串珠成链。昆明市及早谋划、靶向招商,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建立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库和目标企业库。强化人人都是招商主体,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前往沿海地区招商,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谋求合作。坚持产业招商“一盘棋”,制定出台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意见、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强化县(市、区)跨行政界限协作配合,着力构建利益共享、统计核算及督促考核等保障机制,统筹调配要素资源,促进融合协调发展。2023年,全市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二产项目到位资金的97.2%,占省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的48.8%。

筑牢工业强市“主阵地”,创新机制聚链成群。数据显示,2023年,昆明市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900亿元,以全省25%的工业园区集聚了全省园区三分之一的规上工业企业,创造了全省园区三分之一的产值、二分之一的主营业务收入。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昆明市实施差异化考核,出台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评价办法,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对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将产业园区系列指标纳入全市“当好排头兵”大竞赛考核,分解压实到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全市还多样化盘活低效用地,对工业用地效益进行摸底排查,制定出台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认定管理办法,通过多种方式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5宗,涉及土地面积约3400亩,为产业集群发展腾出空间。

壮大经营主体“生力军”,银政企协作激活潜力。昆明市坚持政策先行,出台稳住经济增长等相关政策措施,上门精准宣传解读,以政策鼓励和资金奖补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忧纾困,累计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7.97亿元,安排拨付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23亿元。坚持扶优培新,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启动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完善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排头兵的培育体系,成功获评国家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坚持政银携手,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深入推广“财园助企贷”企业融资模式,强化市中小企业智慧融资服务平台应用,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申报贷款贴息资金4586.65万元。2023年,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0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3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户,分别占全省新增户数的63.5%、61.1%和56.2%。

打出服务保障“组合拳”,倾力支持集群成势。昆明市推行“1121”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会办、协调推进等多项工作机制,强化省、市、县三级协同稳增长工作制度,推广应用“3个1%”、驻企“5D店小二”等工作法,探索和推行工业用地“格式化”组价、“标准地”出让,主动对接用电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项目用地、用能、用工、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推动杉杉项目245天顺利建成投产行业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厂,东川宇泽项目7个月完成单晶车间厂房建设,以发展的“软环境”赢得经济的“硬指标”。

资讯编辑:丁静文 021-26096700
资讯监督:黎晓梅 021-2609377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