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2019全年钢价走势及冬储解析

2018年,钢铁行业可谓急性子特性表露无遗,宽幅震荡到让人措手不及,以螺纹钢价格为核心表象看,钢价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2月,第一次采暖季限产导致短期供需错配的预期使得冬储预期的乐观,中间商投机性需求刺激钢价小幅上涨;

第二阶段:3月整一个月,累库超过预期量、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预期需求迟到、资管新规力度加大、PPP项目清理等导致市场心态突然转悲,导致一个月左右时间,大幅下挫400元/吨左右。

第三阶段:4月-10月,由房地产自5月开始需求强劲释放、库存消化的超预期、地方债务加速发行、新国标的实施以及环保范围的扩大预期使得钢价近半年的大幅反弹,累计涨幅达980元/吨。

第四阶段:11月—12月,环保预期的落空(不搞一刀切、钢铁利润持续促进地方放松环保限产)导致钢价上涨的根基动摇、悲观的宏观预期(M2数据创历史新低、降准的经济数据仍然较弱、社融数据下滑、PMI接近荣枯线并有继续下行趋势、房地产销售、开工,土地购置回落等)导致钢价出现了几乎无抵抗下跌,跌幅达到890元/吨。

华东地区,全年累跌520元/吨,全年均价4120元,价格呈现上半年3930元/吨,下半年均价4300的“前低后高”走势,云南价格类似,全年累跌400元/吨,全年均价4340元/吨,同样走出前低后高走势(上半年均价4300左右,下半年均价4400左右)。

从上述涨跌看出:涨价的根基为供给侧改革(去1.5亿吨的产能指标提前并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的出清、环保力度加大等)叠加房地产的超预期需求,跌价的根基则是资管新规、中美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中环保限产的不及预期。那么2019年,上述涨价因素和跌价筹还有多大程度的存在,影响供需的各种要素在摩擦均衡后又将如何影响今年的钢价走势。下面本人将试着对2019年全年钢价走势做出分析和大胆判断:

第一部分:趋势

一、周期要素

长期看,以资产价格(在中国主要是房价)和信贷数据为代表的金融周期已接近顶部,但不具备快速下行的条件,核心原因一个是大宗商品价格及股指处于相对安全低位,再者我国目前的负债已经过“乾坤大挪移”至居民部门(实际家庭负债率已达到近60%,企业负债率趋于稳定在160%,政府实际负债率50%左右)。再次,中期看,以大通胀或GDP平减指数为代表的中期经济周期自2018年7月以来已经处于顶部右端,并将出现至少1年左右的宽度下滑周期。最后,短期看,消费的动力趋势性下滑、外贸的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的不确定要素增多、国内投资从资金到资产形成需要时间。综上,从经济的长中短期周期看,经济不容乐观,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均下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悲观预期叠加现实情况使得中国经济大概率向下调整的幅度加大,但发生经济危机条件尚未成熟。

二、宏观面

(一)货币政策

1、从M2及社会融资数据上看,2018年两项数据累计增速持续下滑,M2全年增速均值8.3%,比2017年降低1个百分点,社融全年增速均值10.4%,比2017年降低2.4个百分点,信贷数据降幅较大,一个原因是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表外融资、信托委托贷款大幅下滑;二是地方隐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的严格管控、P2P网贷及城投债的大量暴雷,也导致了银行房贷意愿的降低,银行大量资金的堰塞湖难于纾解;三是宏观杠杆率过高,主要产业利润增长为负值(37个主要行业中,仅有10个左右盈利,且钢铁、能源等利润占所有行业的70%左右,其余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或亏损)信贷增大意愿不强,2019年,从目前的央行和财政发布信息看,大概率将出现货币较为宽松但不是大水漫灌的货币供应形势和信用稳定增长,宽货币和信用的主要原因一是降准甚至降息将频繁出现导致释放大量基础货币;二是鼓励加大合规地方债、企业债的发行;三是财政赤字的大概率增大(从2.6%增大到3%以上),四是中央强调逆周期调控,所谓逆周期调控极简表达就是经济预期下滑时放水,经济预期过热时严管货币和信贷,给经济提前降温(2018年前期的加大供给侧改革同时紧信贷和下半年放松环保限产同时鼓励银行放贷特别对民营企业放贷,以及A股市场赶在道指之前下跌的“先干为敬”)。五是近期的近期以SHIBOR为代表的市场利率多年来首次转为“1”时代,短期利率对中长期利率主要是一个引导作用,近远期利差进一步扩大,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将开启;六是央行的货币新工具不断创新,PLS、MLF、TMLF等近年不绝于耳,再贴现再贷款将进一步加大。不做大水漫灌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主要改革还是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新旧动能处于更新初期,如果搞大水漫灌将使得前期多少人为之付出代价的供给侧改革功归一溃,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有钱就买房,使得房地产泡沫暴增,金融危机动能加大,同时也排挤了其他产业的投资,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基建、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高科技才代表了新动能,所以定向定的应该是以5G为主的新基建、和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二是随着我国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增长不断下滑,货币大量发行将不利于人民币值的稳定;三是货币乘数近年来升至较高位置,基础货币的大量放出将更不利于稳定汇率和通胀;四是货币政策效应在近年有所减弱,将转向更多的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手段。综上,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但不大水漫灌将是2019年的主基调,符合经济需要,也符合政治要求。结合到钢材价格,货币和信贷的宽松将有助于以钢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2、汇率。2019年,美联储大概率进入自2015年以来的加息周期尾声,人民币兑美元大概率出现升值,历史表明,凡是美联储加息的周期,美元热钱回流、利好美债而不利于股市和以原油、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但美联储加息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过热,就业和通胀水平较高,表明处于消费端的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作为一个外汇管制严格、货币政策独立自主、外汇储备量全球第一的大国,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有限,但我国铁矿石和原油外来依存度极大,事实表明,美指走强,我国的铁矿石价格和原油价格则走强,2019年,随着美联储加息结束,美元走强动能减弱,可能拖累我国铁矿石和原油的价格走强,从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形态来看,大概率在“M”形态的右端起始位置,表明人民币贬值压力减缓。

(二)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是2019年的财政政策主基调。积极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一是减费降税,通过为个人、企业大幅减负,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个人消费升级的动力,根据财政部的相关报道,2018年全年实际减税降费规模或超过1.3万亿。财政部还表示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增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公共财政支出,而基建投资中约18%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支出,这将有利于基建投资,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假设财政赤字提高0.7%,将为基建投资新增8000亿元投资资金。三是鼓励地方政府专用债券发行。地方专用债主要用于地方基建,2018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近1.4万亿元,有关机构预计2019年,地方专项债将达到1.5万亿—1.8万亿元,落实到基建约6000-8000亿元。但鉴于地方卖地收入自2018年以来的回落、负债率已处于高位等现实,实际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的落地可能打折,预计新增至基建投资的资金约1.2-1.5万亿元。按2018年,基建投资总额约1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3.7%测算,2019年,基建投资大概率将提升2-4个百分点至6%—8%。按前期基建投资与用钢弹性测算,对用钢需求将提升2%-3%。

(三)产业政策

自 2016 年国家开始推行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至今已有近 3 年的时间,在这 3 年的时间里,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效,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格局有了明显的改观,回顾这 3 年来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行路线,主要是围绕两个重点展开,一是通过行政手段化解行业落后产能,从总量上改善供需关系;二是提高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要求,通过环保限产的方式改善空气质量,倒逼企业进行环保设备的升级改造。国务院在 2016 年年初提出在未来 5 年的时间内,压减粗钢产能 1-1.5 亿吨,随后各地区也制订了各自的去产能目标任务,根据我们收集整理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区“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合计达到 1.74 亿吨,远超 1.50 亿吨的上限,2016 年-2018 年每年合计淘汰产能分别为 9968 万吨、4958 万吨和 2136万吨,合计达到 1.71 亿吨,完成度达到 98.33%,大部分地区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无论是行政去产能,还是全国范围内的环保限产,均对钢材的供应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改善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催生了一轮长达三年的钢材“牛市”:

首先,三年来,以华东地区为代表的螺纹钢价格累计涨幅达1890元,其中2016年累涨1210元/吨,2017年累涨1190元/吨,2018年累跌510元,三年均价逐年抬高,从2016年的2410元/吨到2017年的3810元/吨,再到2018年的4120元/吨。其次,吨钢利润出现了明显好转。根据公开数据测算,钢铁行业利润率由2016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4.2%,再到突破新高的2018年的6.4%。逐渐追平了国家主要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最后,负债率也从2016年67.72%的下降至 63.78%,大部分上市钢铁公司的负债率下降至60%以下。

通过行政去产能和环保限产,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前三年成果显著:去产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严重过剩的格局,环保标准的严格执行降低了钢铁行业的污染,同时钢企盈利的持续改善也明显缓解了钢企的负债压力,改善供需关系、提高环保标准以及降低行业负债率这三大目标全部完成。但是,行政去产能和环保限产也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例如,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侵占了大量下游企业的利润,频繁限产导致了社会总产出的减少,不利于经济增长,同时,由于有大量产能退出,叠加频繁限产,导致行业裁员人数增多,失业率上升。无论是去产能还是环保限产,都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实施干预,一方面,通过政策上的干预,整个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行业盈利和负债状况的改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这种政策上的干预也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随着去产能目标的完成和环保政策的明显转向,虽然未来几年仍会陆续有部分去产能任务的进行,环保在阶段性仍会给供应端带来扰动,但对于 2019 年,通过行政去产能和环保限产对供应带来的扰动在未来会持续弱化,从而导致政策上对于产量的边际影响将会有明显的减弱。行政去产能和环保限产政策力度的减弱并不代表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进程进入尾声,从 2019 年开始,政策思路将会从“总量”向“结构”过度,未来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将围绕行业兼并重组、产能置换和钢厂搬迁这几个方面展开。总体而言,随着去产能任务的基本完成以及环保限产政策的松动,依靠行政手段抑制供给的过程已经结束,未来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将从“控总量”向“调结构”方向转变,兼并重组、产能置换、钢厂搬迁将成为下一阶段政策的主线,而这几条途径对于供应量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未来钢铁行业的供给将会摆脱政策的强制约束,政策对产量影响边际减弱,供给端将重回市场主导。

三、产业面

(一)2019年钢铁供应端

1、2018年国内钢铁增产原因简析。

按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国内粗钢产能分别减少1.7亿吨左右,加上1.4亿吨地条钢清除,共计3.1亿吨产能被淘汰和清除,由于地条钢属于表外,按统一口径计算,产能去除量占总产能的14.7%左右,且绝大部分产能去化发生在2016年和2017年,但截止到2018年,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2.4%达到7.078亿吨,粗钢累计同比增长6.7%至8.57亿吨,钢材累计同比增长11.3%至10.13亿吨。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钢厂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铁矿石入炉品位、提高废钢用量三个方面解释。

首先,提高产能利用率的因素。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高炉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8%,2018年的高炉产能利用率为76.3%,在产能利用率比去年低的情况下产量出现明显增长,可以将产能利用率导致增产的要素排除。

再看提高铁矿石的入炉品位要素,一般情况下,高炉入炉品位每提高1%,则产量提高3%,2017年,高炉产能利用率为55.7%左右,2018年的入炉品位为56.01%左右,提高至少0.3个百分点,按上述测算生铁产量因提高1%左右。2017年11月,生铁累计产量6.65亿吨,按此计算可得知,2018年因入炉品位提高的生铁产量约为665万吨左右。

其次看提高废钢用量,2017年,根据中国废钢协会数据,中国废钢消耗量约为1.4亿吨,2018年预计废钢消耗量约为2.2亿吨左右,增加8000万吨。废钢主要由转炉加废钢和电炉加废钢两种。2017年年底,我国电炉产能约1.2亿吨,按平均产能利用率50%计算,2017年的电炉粗钢产量约为6000万吨左右,2018年,根据统计,我国电炉钢新增产能约1500万吨,按平均产能利用率65%计算,2018年电炉钢粗钢产量为8770万吨,比2017年增加2770万吨左右。总之,因增加废钢因素导致长流程粗钢产量增加为5320万吨左右,短流程增加粗钢产量2770万吨。

综上,入炉品位的提高、废钢用量的增加为主要增产因素,此二者为2018年的粗钢产量贡献了近9450万吨供应(占粗钢总产量的10%以上),但此二者的贡献量不同于铁矿石和焦炭等“硬成本”,是可以调剂的,随着钢铁的利润增减而同向的、快速的增减,故对未来的供应弹性加大。

2、2019年供应端预计

(1)弹性部分:2019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总需求),钢铁行业的利润中枢下移,我们极端假设:利润下降,短流程的产能利用率将是首当其冲的下降,若利润再往下,第二个影响的将会是废钢的假如量,因为生铁水的成本要远低于废钢。若利润继续下移,威胁到高炉的成本线,则铁矿石入炉品位的降低则成了不得不选择的措施。根据上文所述,可调节的弹性部分为9450万吨,弹性极大。核心要素是钢厂利润是否下移。

(2)新增产能部分,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9年,因产能置换新投产的高炉增量约1000万吨左右,电弧炉产能约新增1500万吨左右。

综合判断,钢材利润下移是大概率事件,极端情况会出现在2018年增量的9450万吨产量消失,考虑到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和利润粘性,可以判断2019年的生铁及粗钢产量仍将小幅增加,但增幅将较2018年大幅下降。

(二)2019年需求端分析

1、房地产

首先,政策难改。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从最新的政策导向来看,对地产的调控政策仍然难以出现根本性的松动,政策不会大幅松动,扭转房地产下行的趋势。

其次,棚改货币化收紧。棚改货币化对住宅销售面积的贡献率达到近20%左右,正是因为棚改的货币化以及一二线核心城市限购的外溢效应,使得本轮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出现周期错配,在一二线城市销售持续转弱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则如火如荼。但是,由于棚改使得三四线城市房价泡沫显现,从今年六月份开始中央开始收紧棚改货币化,预计明年棚改货币化比例将大幅降低。从绝对量来看,2018-2020 年的棚改计划是完成 1500 万套,其中 2018 年将完成 580 万套,预计 2019、2020 年将分别完成460 万套,2019 年将同比下降 120 万套,降幅26%,按20%的占比计算,将直接带动建设面积5.2%以上的降幅。

再次,从人口结构来看,1991-1994 年出生的人口(即明年年龄为 25-28 岁的适婚人口)面临悬崖式下跌,年均降幅达到 200 万左右,即适婚人口减少 100 万对,这将直接导致房地产刚需的大幅减少。同时,70%左右的真实居民负债也将极大降低购房潜力的再次创新高。

最后,2019年-2020年,是房地产集中还贷的时期,房地产资金面的紧缺将是2019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万科活下去的口号到碧桂园的质量问题再到房闹数量的大幅增加、房屋销售面积增长与开工面积增长期限的缩短等现象可以得知2018年的房地产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快速拿地快速建设快速回收资金的“赶工期”节奏。但自2018年9月以来,销售面积累计增速快速下滑至1.4%,结束了自2018年5月以后的增速提高,按销售面积领先开工面积2-3个月左右计算,开工面积自2018年4月以来的持续增速高涨将大概率见顶后迅速转向,这直接将导致钢材需求的减少。

2、基建

2018年,在去杠杆的基调下,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但在其他所有行业均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基建将再次成为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反弹。但受到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以及资金来源受限的制约,基建投资改善空间有限。按上文测算,通过增大财政赤字和鼓励地方政府专用债券发行,预计新增至基建投资的资金约1.2-1.5万亿元。按2018年,基建投资总额约1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3.7%测算,2019年,基建投资大概率将提升2-4个百分点至6%—8%。按前期基建投资与用钢弹性测算,对用钢需求将提升2%-3%从全年来看,基建投资的反弹的幅度有限。从节奏上看,最近几个月重提刺激基建,今年 8 月份之后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基建投资增速将见底回升,预计到明年二季度之后将对需求产生明显正向影响。除此之外,国家铁路投资增速在下半年也出了由负转正,截至 2018 年 10月,国家铁路投资为 6023.61 亿元,同比增长 1.58%;PPP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整顿后,下半年无论是总入库项目还是总投资数量均也出现了企稳反弹,另外,国家近期公布的公路、水路等投资计划基本无太大增幅,证实了基建投资改善空间有限。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传统基建属于旧动能,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调有悖,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投资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3、制造业

2018年制造业投资今年大幅走高,1-11月累计同比增长9.5%,为近四年来新高,主要原因一是 2016 年以来在房地产复苏、出口回暖的带动下需求回升,二是供给侧改革导致企业盈利上升,三是环保设备的被动投入增大。三方面因素使得制造业投资存在上升的动力。但自下半年以来,以船舶、汽车、家电为主要产销两弱,机械制造由设备更新和房地产开工强劲使得呈现两位数增长。2019年,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鼓励政策及振兴实体经济的意识逐渐增强,另外,我国仍然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在全球的产业链分工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制造业的需求伴着全球经济的盛衰而起伏,综合看,2019年的制造业以稳为主。

4、出口

2018年,我国虽然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复杂环境,但出口仍然表现强劲,2018年全年,外贸总额30余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具体到钢材出口,2018年1-11月,我国共出口钢材6073万吨,进口钢材1445万吨,出口同比减少12%左右,降幅较2017年的30%大幅缩减,进口同比增幅达18%,远高于2017年的0.7%。出口降幅减小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人民币贬值导致的刺激,另一方面是中国钢材FOB出口价累计跌幅远高于其他住哟钢材出口国家。2019年钢材的钢材出口核心要素主要在于中美贸易谈判、汇率及出中国以外国家钢材供应的增减。第一,中美贸易的谈判。由于美国国内的政策分歧加大,执政掣肘因素增强,国内经济增速可能下滑等影响,其领导人必定会寻求海外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预期的需求导致做出一定让步成为优选,预计2019年中美贸易谈判将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我国外部环境的恶化负担减轻。第二,美联储加息及欧洲结束宽松刺激导致人民币汇率可能被迫升值,不利于刺激出口。第三,外海,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印度、越南等地钢材产量大幅提升,导致中国钢材的出口市场份额减少(我国出口东亚东南亚的钢材约占30%)。2019年,我国间接出口形势有改善势头,但总体钢材的出口将收到限制。

总结一下,从周期角度、宏观政策角度和钢铁行业的供需基本面分析,本人认为,经济周期下滑、产业红利结束,国内供应降小幅增加,但需求端,特别是房地产需求将严重拖累钢材需求的持续释放,基建托底的效果有限的基本面导致了2019年的国内钢材价格总体下跌难于避免,钢价利润大幅下挫几近明确,参考钢价周期(三年上涨一年下跌,涨五跌三),2019年均价下跌是大概率也可以验证。但由于宏观要素不具备经济危机式的下跌,政策托底的意图较为明显(特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和70周年华诞),坍塌式下跌也难于看到。

第二部分 节奏

在供应端,由于供应变量的弹性较大,且调节速度可以加快—入炉品位、废钢使用、产能置换节奏把控等。只能从需求端的推演来判断节奏:

一、从库存周期角度的推演

由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达到 40%-50%甚至以上,我国的库存周期和房地产周期有着天然的联系,房地产周期对库存周期有一定的领先性。2015 年底以来,正是房地产的刺激效应推动总需求回升,使得上轮主动去库周期在 2015年 12 月结束,并进入“被动去库”和“主动补库”两个阶段,推动钢材价格大幅反弹。地产投资的下行将带动库存周期进入主动去库阶段,钢材作为最大宗的基础原料,其价格和库存周期有密切的联系。本次库存周期可能从四季度开始进入主动去库阶段。主动去库存阶段是以钢材为代表大宗商品下跌最为迅速的结算,从历次库存周期来看,主动去库阶段时间为 8-16 个月不等,即使按最短时间计算,本次主动去库周期也将延续至2019年二季度末期,钢材现货价格将持续受到去库的压力,特别是在主动去库的前期(2018年11月份-12月份),后期跌幅将逐渐放缓。

二、从房地产建设角度推演

从房地产土地成交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的走势来看,2017年四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新开工面积总体上大幅低于土地成交面积,而2018年二季度之后新开工面积则迅速上升,赶工的态势很明显。从历史上来看,在销售预期转差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赶工”是有历史可循的。在上一轮地产下行周期,即 2013 年一季度地产销售见顶之后,土地成交面积在一季度见顶,但新开工面积在四季度末才见顶,滞后时间约 9 个月时间。因此,尽管从全年来看,我们对2019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悲观,但是明年春季依然有较强的赶工因素,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见顶回落后,可能在明年二季度之前仍然维持正增长。2018年 9、10 月份之后土地成交面积大幅负增长,可能需要在明年下半年之后才能看到新开工面积的大幅负增长。因此,从钢材需求来看,明年春季由于今年房地产赶工余波的因素,地产需求仍有一定延续性,这也是明年春季钢价反弹的重要可能因素。

三、从钢价自身周期与钢价周期以及流动性与钢价关系的推演

从钢价的自身周期上看,我选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这一轮宏观周期与本次自2016年以来开启的钢价周期作为对比,原因是从对称角度考虑,应刨除2012年以后至2015年的极端周期情况。根据对比,可得出结论为1-3月钢价温柔震荡下行,3月中下旬后将会出现较温和的上涨,4-5月之间见顶,6月以后至四季度可能出现比较顺畅且幅度较大的下跌,四季度末期,有望超跌反弹。

从货币流动性与钢价关系的推演,流动性领先钢价8-13个月不等,自2018年2月开始,流动性负增长,之后稳住近4个月至6月,6月后大幅下挫探底。也是表现出前期较稳,后期加速下行的态势。

总之,节奏上来看,钢材价格将呈螺旋式的下跌,呈中枢逐步下移之势。由于2019年二季度之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可能维持正增长,同时基建投资对钢材的需求将在二季度出现回升,二季度的需求相对看好,钢材价格则有望提前企稳反弹。因此,二季度钢价有望到达反弹高点。但经过反弹之后,由于需求的趋势性下滑,只要没有超预期的需求出现,钢价反弹后仍将继续探底,总体来看,明年钢价可能呈震荡往下的“N”字型,鉴于供应端的弹性增强,可能过程抵抗力量较大。冒着盲目极简的风险说了节奏,具体还需持续过程关注。

第三部分 区间

2018年,云南昆明螺纹钢价格区间为4200-4700之间,根据上文所述。预计2019年钢下挫8%左右,及均价下浮350元/吨,运行区间在3500-4200之间。及低点比2018年低700元左右,高点比2018年低500元左右。全国均价运行在3200-3900之间。热卷运行区间与螺纹趋同。钢厂利润运行区间在-100-500之间,偶尔可能出现亏损,以云南地区为代表的钢厂吨钢利润运行区间-100-3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热卷中长期仍然难有较好表现,阶段性因钢厂铁水调剂会出现短期趋势。

第四部分 市场格局

明年全国市场除供需紧平衡转向更多过剩外,还将出现以下几个格局:一是全国价格区域差距将大幅缩小,二是涨跌幅度时间差大大缩短。三是价格变化频率更快,四是南北供应差距和差价进一步缩小,且东西流向出现中枢位置东移,总体说来。北材南下难度加大,西材东运成为可能(特别在西南地区)。

第五部分 钢贸商操作总原则

一、虽然宏观资金面和信贷口将会出现适度宽松,但鉴于我国宏观杠杆率过高,资金风险不可低估,风险意识要更加加强。

二、坚持小库存操作。

三、利润期望值要适度降低,同时,平台销售和连锁经营模式要大大增强。

四、波段操作思路让位要谨慎使用,更多的往期现结合上做,或者增强终端渠道,也可以起到类似期现结合或者优于期现操作。

第六部分 关于冬储需要考虑的几点

一、目前冬储大部分贸易商意愿较低,由2018年初的对冬储一致乐观甚至亢奋的状态演化至今的集体悲观。

二、目前的钢厂和去年的钢厂在抗风险能力、产量调节能力(含检修)、利润释放上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加之新国标的实施对钢材是有影响的,据实地了解,影响20%左右是普遍现象。

三、11月份的大幅下跌背后隐含的利空要素(中美贸易摩擦、宏观预期悲观、环保限产不及预期、股指大跌、原油等大跌)已尽显无疑,但12月至今的小幅价格反弹说明了什么?至少11月,供需平衡了,风险释放了!

四、近期部分地区的环保加紧出现苗头。

五、春节后可能需求滞后释放,且价格反弹是不是会出现爆发式上涨,时间点上能不能撑住一个月左右以上?

六、通过汇总前期各大钢厂出的冬储政策锁价(3500-3700不等)和保价(报价至3月完至5月完不等,遇涨不涨,遇跌则跌)和最近几天除的冬储政策预期转为强势。

个人观点是:有协议量的完成协议量即可,不需要过多去谈保价,风险偏好较大的即可,小仓位进行冬储(春节备货),总体思路是稳健偏强!也就是说可以冬储,如果库存资金能压超过两个月的,可以适当放量。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论对错,都代表了本人深思熟虑的观点,不当之处欢迎探讨指正,完全接受不屑和讽刺,但拒绝让无系统性论据的反驳。

资讯编辑:金雄林 021-26093656
资讯监督:陈跃进 021-2609364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