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Mysteel:探究华南市场冷轧间价差变化的背后逻辑

不知从去年什么时候开始,华南市场冷轧板卷各钢厂间的价格出现明显分化,也许是跟随市场上涨行情,各钢厂间的价差是越来越大,基本也都超出了正常的价差范围。对比市场主流钢厂资源与外来资源,同规格冷轧板卷的差距部分阶段能达到到300元/吨甚至更高,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现象。此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年春节后,那么近期却出现反转,各钢厂间价格逐渐缩减至较为正常水平。笔者就针对此情况进行解析,探究其背后逻辑。

一、对比近几年华南市场冷轧走势

先来看下近几年本地流通资源量占据主导的钢厂与外来国营钢厂间的价差走势。从2019年1月开始,A钢厂的市场价格基本与B钢厂的价差维持在10-30元/吨,最大价差不过40元/吨,部分时间段A钢厂价格还略比B钢厂低10-20元/吨。到2020年开始,两者间价差有所扩大,一季度基本也就在20-50元/吨,而后二季度大部分时间A钢厂比B钢厂还略低10-80元/吨,三季度相对平稳基本无价差,到四季度则逐渐扩大价差一直到12月底达到200元/吨。进入2021年价差扩大的情况并没有缓解,反而是越来越明显,最大价差则出现在今年1月中旬达到300元/吨,此后一直到春节前夕仍保持在250元/吨左右。价差过大的情况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年3月份以后又再次出现缩小的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两者间价差缩小至较为正常的水平。

图1:华南冷轧板卷钢厂间价差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二、解析价差过大的背后原因

从上图价格走势对比不难发现,正常情况下,两钢厂间的价格基本维持在30-50元/吨,这也是长时间市场和下游客户所认可的价差水平。此情况也是一直延续到2020年,直到2020年12月份以后价差距离越来越明显,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资源供应紧张:由于去年整个冷系品种价格上涨速度快,钢厂接单情况较好,尤其是国营大厂的汽车品种钢、家电板等接单情况相当不错,使得在资源供应方面可能更加偏向于利润更好的品种钢,那么给到市场的普材资源相对就较少。再加之,华北华东、华南主流市场价格相差不大,那么发往华南的资源自然就会减少,基本本地消化可能都不够。

2.订货成本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国营钢厂出台的订货价格是节节攀升,由于现货价格上涨过快,使得每月出台一次价格的生产企业也开始频繁调整价格,并且调整幅度过大,那么商家考虑到订货成本及钢厂结算等问题,价格也就越来越高。

3.商家心态乐观:直到12月份,订华北地区国营厂资源的商家也都普遍看好2021年1-2月份行情,本身钢厂发货量就有所减少,加上结算价格高,因此手上有资源的商家报价一致偏高,比市场主流钢厂资源最多高出300元/吨。

三、价差逐渐收窄至正常水平

春节过后,市场迎来开门红,价格在年前的基础上均有上涨,这也是很多商家意料之中的行情走势。但是随着市场库存的逐渐增多,按照往年来看,节后上涨一波之后会出现一段明显回调的情况,今年华南市场冷轧板卷则出现分化,前期价格一直处在高位的华北国营资源主动下跌向本区域主流钢厂资源靠近,一改之前价格高出200-300元/吨的局面。反而本地区主流钢厂资源下跌幅度较小,上涨或下跌的空间也就维持在30-50元/吨。那么一方钢厂资源的下调使得两者间的价格逐渐回归到了正常价差水平。

四、为何价差会逐渐收窄?

笔者认为,价差回归至正常水平主要是心态、资源供应和需求等方面原因。近期,期货电子盘涨跌频繁,那么下游需求又未完全释放,终端采购则会通过期货价格的涨跌来作为采购时的参考依据,因此贸易商现货报价也会紧跟期货盘面的调整。当期货盘面上涨时,那么市场商家报价则略会上涨,一旦市场接受则可能再次调整价格。但如果期货盘面下跌,那么市场观望情绪则会加重,即使降价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成交量。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华北地区国营资源会主动下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心态不稳定,高价位资源接受度低。另外也有资源供应方面的问题,节后华北地区资源陆续抵市,商家手中库存增多,前期挺价销售情况减少,大部分商家选择降价出货。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来看,钢厂间价差在逐渐回归至正常水平,短期很难再有扩大的趋势。

图2:期货&现货价格走势对比

五、总结

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市场阶段性价差扩大是可能存在,毕竟市场资源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价差的变化。但是长时间保持较大差距,就要考虑其资源是否能够作为市场流通的依据。只要在市场上有所流通,那么价格将会是下游采购客户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整体来看,华南市场冷轧板卷价格已回归至较为正常价差水平,后期笔者也将继续跟踪其价差变化。

资讯编辑:陈莉 021-26093421
资讯监督:雍南川 021-26093774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