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云南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出炉

摘要

《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保障能力,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保障能力,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8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大力推进安全发展战略,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安全生产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同时,我省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工作任重道远。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安全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然是“短板”;安全生产新老问题交织;安全监管执法还有差距;应急能力基础依然薄弱。

“十二五”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呈现“三个持续下降”

《规划》指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呈现“三个持续下降”:一是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53%和22.21%;二是较大以上事故持续下降,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和28.9%,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6.7%和61.8%;三是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8%,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4.2%,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67.3%。

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行业禁入

依托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以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构建完备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数据库和档案,全面、真实、及时记录征信和失信等数据信息。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信息平台与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信用平台的对接,实现与社会信用建设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生产经营者实行职业禁入,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行业禁入。

《规划》指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九大领域,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点领域。

针对上述九大领域,《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和控制产能总量,全面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采取“达标保留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关闭一批”措施,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改造升级、整合重组、关闭退出,优化非煤矿产业供给侧结构,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整治搬迁工程,严格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准入标准,审查现有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搬迁重建一批、关闭退出一批”的原则进行专项治理;加强玉溪市江川区等重点区域烟花爆竹专项治理,推行涉药工序机械化改造,禁止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加大对销售含国家违禁药物烟花爆竹产品行为的处罚,治理烟花爆竹超量储存运输,加强部门联合,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强化工贸行业企业内部配套建设的焦化、氧气、氢气、煤气、氨气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以及涉及金属冶炼、高温熔体储运、煤气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

在职业病防护方面,《规划》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规划》提出,开展职业病危害状况普查,在矿山、建材、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领域实施重点调查,建立职业病危害数据库,开展普查数据汇总与研究分析,建立普查数据综合应用机制;推进重点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高、实际管理状况差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实施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管,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细化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规范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强化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推动职业病高危企业建设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在线监控网络,实时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以粉尘、高毒物品等职业病危害治理为重点,实施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等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关闭退出等治理行动,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到2020年,重点行业领域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劳动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达到85%、80%、90%以上。

 

彻底清理“僵尸”矿山

实施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确定一批省、州市级转型升级试点地区和示范矿山,开展转型升级试点地区和示范矿山建设。各州、市确保改造提升、淘汰关闭、整合重组工作到位,属地中型以上矿山比例从2.8%提高到7%以上。

彻底清理“僵尸”矿山,注销有关证照,实现“僵尸”矿山有序退出。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矿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

2017年底,全省中型以上矿山比例提高到10%以上,“十三五”末,全省小型矿山比例由2015年的97.1%下降到80%以下。

力争在“十三五”末期,适合采用充填采矿法的国有和国有控股地下矿山充填采矿法使用率达30%,适合采用充填采矿法的非国有控股地下矿山充填采矿法使用率达20%以上。

加强“头顶库”“三边库”综合治理。开展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推广膜袋法筑坝、干式排尾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全面提升尾矿库抗风险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力争2020年底前膜袋法筑坝尾矿库比例达5%以上。积极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推动矿业经济循环发展,到2020年全省尾矿综合利用率达15%以上。

开展尾矿库注销试点工作,探索尾矿库注销的程序、方式和可注销尾矿库的范围等,制定尾矿库注销管理办法,注销一批具备“退库还林、退库还耕”条件的尾矿库,实现尾矿库资源再利用。

2020年前需要搬迁的危化企业基本完成重建

2016年完成组织专家对全省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逐一检查、评估,逐一提出“三个一批”整改建议等工作;2017年3月底前,各州、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整治搬迁方案;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关闭淘汰一批企业;2018年12月底前,按照国家、我省有关标准规范完成改造提升一批企业,到2020年前需要搬迁的企业基本完成重建。

2016年完成对全省396户涉氨制冷使用企业进行逐一排查,并组织专家进行对标检查等工作;2017年12月底前,县级政府制定本地涉氨制冷企业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对不具备整改条件、危及公共安全,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企业,予以关闭或实施搬迁。

完成23500公里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实施县乡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按照“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动态排查”方针和“经济可能、技术可行、安全实用、突出重点、分轻重缓急分步有序实施”的思路,对已排查出的隐患存量,突出县乡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重点路段隐患整治,分期、分步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多方筹资,多形式、多方式加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投入,推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2016年基本完成通行客运班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较集中的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等安全防护不足、事故多发易发路段约4900公里的安全隐患治理。

2017年底,全面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约9800公里的安全隐患治理。

2020年底,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约23500公里的安全隐患治理。

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大型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

依托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建设国家级危险化学品云南应急救援基地和专业救援队,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我省,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集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检测等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基地下设“一库四中心”,即:应急救援物资及药品储备库、应急救援中心(下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独立中队、消防中队、有毒有害气体防护中队、危险化学品工程抢险队)、应急培训中心(下设电教考试中心、实体救援演习系统)、信息服务中心、检测检验中心。

依托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下属的云南中金共和资源有限公司在文山建设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救援指挥及附属用房、救援队训练基地、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规划建设用地96.64亩。建设昭通市事故应急救援基地,开展矿山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救援。建设曲靖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教育基地,集应急救援指挥、救援队训练基地、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培训考核及附属用房为一体,强化滇东北区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及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在目前9支省级应急救援队的基础上,新增补大理州中运公司危化品救援队、临沧市鑫圆锗业矿山救援队、保山市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救援队、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消防支队、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昆明救援队、中铁二局隧道救援队等6支队伍,在省级救援队伍的空间布局和专业构成上实现全覆盖,满足应对全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隧道施工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

优化配置现有省级应急储备库物资装备结构,到2020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文山和普洱等5大区域应急物资储备网络。探索建立救援装备融资租赁机制,实行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支持省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开展日常维护、增添和更新救援物资等。

加强州、市40支矿山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装备建设,增配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的应急装备。重点在地下矿山较多的州、市,配备一批中小型矿用耐腐蚀排污潜水泵,以及配套的排水管路、钻孔排水专用水泵和管路、电缆、电气设备、运输和吊装设备等,有效应对各类矿山水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