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Mysteel: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钢材的影响

概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在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的火爆背后,对钢材的影响有何影响?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浅析。

一:发行超长期国债的背景

从根本原因来看,当前金融市场愈发凸显的矛盾可能是优质金融资产供给偏少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配置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金保障,优化投入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特别要尽快建设一批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具备条件的项目,还将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的配套政策,确保行动方案明确的任务高质量落地见效。

在支持领域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坚持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筹措资金 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在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有关安排。根据此次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其中,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7只,首发2只、续发5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2只,首发3只、续发9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3只,首发1只、续发2只。

同日,财政部还发布了《关于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今年首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于5月17日进行竞争性招标,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图片

三:超长期:服务重大项目,提振投资信心

无论是机构还是普通居民,只要优质的金融资产出世,市场并不会因缺钱而减少对这类资产的需求。超长期国债的发行,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的政策取向,而且预留了充足的发行空间,对于提振企业投资、稳定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意义。更有助于钢材市场情绪修复、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今年由于专项债、地方债发行缓慢导致多地项目“缺钱”的情况,进而为基建项目提供较好的资金支持,刺激终端工程采购积极性修复,带动钢材需求转好。

假设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投入到基建项目中,按照平均1亿元投资拉动722吨钢材需求计算,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整体能拉动的需求规模在722万吨左右,能为缩量的需求市场提供重要的政策性补充,进而利好钢材价格回暖。基于此,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有望对钢材市场形成政策性利好。考虑到近期多条房地产新政出炉,宏观政策端持续发力对钢材价格的向上拉动作用明显。只是由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单次发行规模有限且政策兑现需要一定时间,这种政策性拉动的持续性和韧性有待考量,预计短期内更多停留在情绪层面,对市场基本面的拉动效果有限。

尤其是当前钢材市场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由于焦炭铁矿石价格上涨,钢材价格更多处在“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带来的需求修复短期内很难产生实质性影响,也很难充分消化供给端阶段性增量对市场的冲击。这样看来,钢材价格在政策驱动下的“情绪化反弹”的强度和高度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有的钢贸商认为,短期来看,在市场上行驱动力不足的背景下,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钢材市场的影响或不明显。虽然在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市场看涨情绪较高,但也仅停留在情绪端,供需基本面尚无明显变化,要谨慎看待利好消息的发酵,不宜过分看多追涨,要重点关注钢企的复产进度、市场成交节奏和宏观政策落地情况,合理控制库存、稳健操作仍是首选。

总结:综合来看:无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持何种看法,笔者仍建议,市场参与者切忌盲目囤货、博行情,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设置库存,坚持“快进快出”营销策略,把防风险、稳运行放在首位。

  

资讯编辑:陈棋辉 021-66896620
资讯监督:陈文花 021-26094290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