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钢材频道 > 正文

Mysteel:供需失衡 福建建筑钢材价格逐步沦为全国洼地

今年春节以来,受原料趋强和宏观预期向好影响,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上涨,福建建筑钢材价格也顺势偏强运行,在全国处于相对高位,但进入5月下旬后,这一格局有所改变,由于本地需求恢复缓慢叠加南方多雨天气,价格呈现出上涨乏力、下跌迅猛的状态,目前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已明显低于华东、华南等周边城市及北方地区,价格逐步沦为全国洼地。下面笔者将从供需基本情况以及市场心态等角度浅析价格洼地的现状。

一、价格逐步沦为全国洼地

从现货市场绝对价格来看,目前福建地区价格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截止6月12日福州、广州、杭州、上海、北京及沈阳地区螺纹钢主流价格分别在3380元/吨、3420元/吨、3520元/吨、3530元/吨、3680元/吨、3610元/吨左右。与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价差分别为-40元/吨、-140元/吨、-300元/吨、-230元/吨,已处于完全倒挂状态。而在4月-5月间,与华东华南价差维持在-100元/吨以内,甚至部分交易日价差为正。从目前现状来看,南方已经进入雨季汛期,加上工程项目端数量同期减少,现货价格上涨缺乏动力,预计本地价格洼地恐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供应端未有明显下降

从近期本地钢厂生产情况看,高炉厂产量有小幅下降,主要体现在三宝钢铁减少螺纹钢产量,而电炉厂因盈利水平不佳,本身生产时间就维持在8-10h,已处于较低产量状态,后续HF复产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仅会微幅增加。从市场反馈看,在价格持续表现不佳背景下,本地主导钢厂已开始外发一定钢坯,及其后续有压减产量计划,但具体计划安排还未出台,后续需观察如何压减及成效如何。同时本地其余高炉厂也有一定外发计划,主要集中区域在浙江温州等地,这将对区内供应压力有一定缓解作用。

三、需求表现乏力 库存持续累库

从今年3-5月主流贸易商成交数据看,成交量同比下滑明显,例如5月份成交数据环比减少4.42%,年同比减少30.12%。6月份以来,在雨季、高考等影响下,部分终端下游出现停工或者货车无法进入等现象,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我网调研的样本贸易商日均成交量月环比下滑23.62%左右,年同比下滑37.38%左右。据贸易商反映,项目整体数量同比明显减少,招投标等均出现困难。近期接连降雨,终端采购量一般,仅部分省建工、基建等项目仍维持一定采购量,其余民营或厂房等项目均减少采购量,同时市场行情未能企稳,投机量也明显减少。

从最新库存数据来看,省内库存周环比增加6万吨左右,这是从4月底累库后连续第七周累库,钢厂厂库增加,贸易商库存也持续增加,但还未呈现出降库苗头。根据贸易商反馈,省内多地社会仓库已有“爆仓”趋势,因而部分仓库锈货开始逐步以低价状态出现在市场,对市场价格体系产生不良影响。从供需水平看,库存何时开始降库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四、利润不佳 贸易商挺价意愿较低

节前,钢厂方面考核量提升,贸易商或多或少被动冬储一定库存量,但随后价格出现回调,且始终未能修复到冬储价格,因而贸易商在此轮冬储中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叠加后续钢厂调整价格政策,但部分区域补差未能到位,因此市场亏损程度进一步加剧。在经历了去年行情冲击下,多数商家对于囤货持观望态度,主动降低常备库存,操作上以控制风险为主。目前代理商库存再度处于高位,在钢厂价格政策端表现一般情况下,贸易商可操作空间较小,因此低价甩货情况时有发生,挺价意愿较往年明显下降。

综合所述,福建省供应保持相对稳定,而需求端表现乏力,因此笔者认为供需失衡叠加市场心态不佳是福建地区现货价格逐步沦为全国洼地的主要原因。接下来一段时间,需求疲软将是常态,政策端近期对市场影响日益减轻,不确定性较高,对于市场而言整体中性偏空。短期内唯有钢厂主动减产以及省内库存开始降库,才能缓解现今价格洼地现状。

资讯编辑:陈信帆 021-26090040
资讯监督:马伟 021-26093649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